作者: devileyes (克制怯懦的天性) 看板: TuTsau
標題: Re: [吐槽] 正義讓台灣走下坡
時間: Thu Jun 29 06:30:54 2006
※ 引述《wiredo (obey your master!!)》之銘言:
: ※ 引述《QooCy (孤單的風帶走寂寞)》之銘言
: : 我們活在一個被習慣性文化侵略的時代 當下流行的 服飾 髮型 音樂 等等...
: : 幾乎都是跟從國外的流行 我們也習慣了這些外來的東西
: : 那些我們本來應該有的東西 幾乎已經快消失殆盡了
: : 為什麼現在流行的是重金屬搖滾 而不是二胡 琵琶
: 二胡琵琶不是俗氣 只是變成了一種藝術
~~~~~~~~~~~~~~~~~
: 喜歡台灣那些低級異人的群眾文化水準太低
: 不能了解這種藝術
: 加上正人一直在灌輸對岸是對岸 我們是我們
: 自然讓一些腦殘認為國樂是大陸音樂 跟台灣無關
~~~~~~~~~~~~~~~~~~~~~~
: : 謎:很簡單阿 因為那些很俗氣
: : 嗯 沒錯 我也覺得那些很俗氣 但是不該這樣的不是嗎
: 只能說台灣的文化教育還不夠
: 或者說台灣根本沒有自己的文化
~~~~~~~~~~~~~~~~
: : 我前幾天在電視看過一則新聞說 有幾個法國人遠渡重洋特地跑到台灣來學皮影戲
: : 那時有個朋友說:好奇怪??為什麼要特地來學那種東西??
: : 這其實是很悲哀的事情 我舉個誇張的例子來說
: : 這就像日本媒體報導說:有個外國人特地跑來我們這裡看漫畫一樣
: : 他們為什麼要來學皮影戲
: : 因為別的地方沒有阿 難道會來台灣學 YO YO 給我一點tempo嗎?
: : 我們之所以改變成這樣是因為我們沒有自覺
: : 薏仁媒體不斷的告訴我們 什麼是酷 什麼是流行
: : 不接受這些東西就會被當成異類
: : 我們會一直走不出去的原因 國際地位如此衰微
: : 就是因為當別人看到我們的時候 只會覺得台灣是個跟屁蟲
: : 我們有的他們都有
: 或許只能說 台灣被太多文化統治過 入侵過
: 我們台語老歌 很多都是日本曲
: 到了50 60年代國語歌也很多直接用台語歌的曲
: 或者翻唱外國歌曲
: 七零年代又引進當時外國的 "搖滾"
: 八零紅的又是一堆垃圾港星
: 現在最慘 一堆美不美 英不英 日不日 台不台的四不像人渣異人
: : 就是因為這些眼中只有錢的薏仁們 成天只會學bitch步 只會抄襲音樂
: : 只會學別人的節目 自以為走在流行尖端
: 異人之所以會這麼做 百分之99根本就是市場取向
: 所以低落的觀眾水準也要負責...
: : 各位同僚阿 請擦亮你們的眼睛
: : 請捨棄爛節目 爛音樂 沒實力的薏仁們
: : 你們真的覺得肥皂劇的演員們 演技逼真嗎?
: : 那些我恨黑色會的女生們才氣出眾嗎?
: : 他們正在一點一點的降低我們的格調
: : 降低我們的笑點 來提升他們的收視率
: : 那些爛薏仁不滾出舞台
: : 我們就只能一輩子看Discovery了
: : 國家會如此積弱不振就是因為這群豬
: : 在凱達格蘭大道上面的人阿
: : 當你們在嗆扁的同時
: : 別忘了嗆更該嗆的人
: : 把他們丟到該丟的地方吧
: : (胃生鼠 提醒您)
: 驚曲獎真的是我看過歷年最低級的
: 入圍的異人反正已經不報什麼期望
: 起碼整個典禮的隆重跟正經要表達出來吧!!
: 外國的葛萊黴獎雖然也是一堆廢物音樂
: 起碼它有個典禮的樣子
: 不能讓人尊重的典禮
: 選出來的音樂也一定不怎麼樣
: 幹 來個古典樂復興 國樂運動好了
~~~~~~~~~~~~~~~
潛水一段時間了,難得看到有人注意自己的文化,心中非常高興。
以下我想講的內容有吐槽,但是無關藝人(只是承接之前的文章),所以
若有違版規,也無話可說,只希望我接下來講的東西能夠拋磚引玉,讓大家能以更
不一樣的角度來認同我們自己的音樂文化。
我本身是個接觸國樂的課餘愛好者,高中至今大約八年,學過四五樣樂器,參加過
社團、樂團、營隊、比賽,在這段時間(一直到現在)我想對自己觀察到國樂的現況,
提出我個人的看法。
國樂為什麼不普及?明明是自己的東西,為什麼這麼沒有市場?螢光幕上為什麼
老是看到不三不四的中國風,傳統樂器為什麼這麼不爭氣?這是我愛上國樂第一天就有
的問題,也是許多國樂愛樂者的問題,我找答案找了八年,疑問卻也跟隨了我八年。
說明之前我想請看文章的各位先回想一下,還記得自己九年國教加上--不管是專科
還是高中的那幾年,上音樂課的內容嗎?不知道大家還記得多少。也許大家記得的不多
但是我卻還滿清楚的(原因是歌唱太差差點被當XD)。國中教豆芽菜、簡單樂理,
高中教豆芽菜、簡單樂理、西洋音樂史、西洋樂器、中國音樂史、中國樂器。
課程的安排這裡看不出什麼不對,但是實際上卻是最大的問題所在!
根據我的瞭解,國高中音樂老師大部分都是西樂背景出身,本身對國樂的瞭解
就不夠(部分甚至瞧不起),上課頂多放放國樂,照著課本念一念,畫畫重點就了事。
(曾有老師認錯樂器,社團的人委婉糾正,打死不認錯.........)
課本安排也有很大的問題,西樂的篇幅(包括西洋音樂史、西洋樂器...)佔了將近四分
之三,剩下來的才是有關中樂的部分,而中樂部分的介紹內容更是乏善可陳,先講堯
舜的伶倫然後師襄接著就時代跳脫唐(太宗梨園..)、明(朱載堉..)...一直到近代才
又有比較多的篇幅介紹,而在介紹近代中國音樂史的時候也大多是抗戰曲、抗歌日、留
學回國的學人組成第一個管弦樂團.....等等,樂器的介紹也是看看圖,聽聽真正的國樂
錄音有的時候都是一種奢侈,更遑論現場的演奏,通常課堂都在管風琴或是鋼琴的伴奏
聲中結束。
不知道一項樂種的歷史,你對他的存在不會有感覺。只有照片沒有聲音的樂器,跟銀河
系的想像圖或是哈伯望遠鏡的照片一樣,很神秘,很有趣,但是很遙遠,很陌生。
這個是造成國樂沒落根本的原因。
這裡沒有要戰東西樂的意思(自己也學鋼琴七年...),因為這是國樂先天的不足,
中國歷代的領導人對音樂的態度度本身就不正確,他們認為音樂只是一種統治的手段,
目的達到後自然就不會有更深入的研究,而整個歷史又常歷經戰亂,前朝的東西在成王
敗寇的觀念下通常都被毀棄重建,而戰亂卻又持續不斷,因此根本沒有機會將音樂做系
統的保存,再加上後來的樂律書籍滲入了陰陽五行以及天地節氣的觀念(為了統治嘛大
家都要強調自己順天承命),使的整部律書搞的跟天書一樣,根本失去了實際記載音樂
的功能,也因此中樂的考古困難重重,史料難考。
先天缺陷後天可以補,但是我們的教育單位卻沒有做到這一點,若是撇開歷史的部分
,先民們留下來的樂器與樂曲卻是多采多姿,近代國樂的創作曲也有小成,但是
培育國樂教師專才的學校寥寥可數(國立藝專、台藝大、南藝大、文大...有漏請補),
有國樂組的也漸漸遭到裁併,缺乏專才將國樂的知識統整,也缺乏專任的教師將國樂給
中小學生做完整詳細的介紹,於是乎先天不足加上後天失調,國樂終於難以被年輕人瞭
解。
國樂失去了國家機器的幫助,社會傳媒(或某些國樂工作者)也沒盡到社會教育的
責任,反而以錯誤的觀念將國樂推向更深的死地。
前面歪曲藝人的歪曲嘻哈中國風就不說了,某些標榜浪漫的愛情古裝劇或是
歷史劇,衣服做得很華麗,布景搭得很漂亮,但是只要有人耍浪漫吹個笛子或是
彈個琴、古箏、琵琶、或是拉二胡...都會讓我氣到想殺人~這裡可以列舉數個大罪狀
第一:樂器大亂鬥---笛子?蕭?古箏?古琴?傻傻分不清楚。橫吹為笛,直吹為簫;
琴與箏,光弦數就有差,更別說外型、演奏法。編劇還是導演根本搞不清,你可以看到
男(女)主角吹笛(簫),然後台詞裡面叫簫(笛),琴與箏的狀況一樣。
第二:劣質音響---國樂人非常憎恨電子音樂--這裡指的是模仿國樂以及與國樂伴奏
的電子音樂(電子笛、電子琵琶---不知道?周X倫先生的專輯有),無論是何種樂器聲
音,怎樣好聽的編曲,透過電子音效只會令人煩感與作嘔偏偏連續劇都搞這種小成本的電
子音樂,讓人倒足胃口,也令社會大眾對國樂產生極不良的印象(以為國樂樂器就是這
種聲音)
第三:姿態醜陋---琵琶、古箏、古琴,摸摸琴弦,望向遠方,裝得很憂鬱就自以
為瀟灑,吹蕭吹笛子以為手一擺就很帥氣,拉二胡那個機器手臂動來動去以為觀眾會感動
,你看看那手,看看哪嘴,你以為觀眾都跟你們一樣白癡嗎?
這種亂搞一通教壞因仔大小,編劇導演該抓去槍斃。說到這個,講個題外話,
中國大陸的連續劇在這方面都比台灣的好,演員就算不會該樂器其碼姿勢有注意,音效
跟樂器名字也不會搞錯(有的甚至真的找專業團體客串)。這個台灣要多跟對岸學習。
另外,像是被用來做喪事的「北管」也滿容易令人反感的(常聽到的吵死人的嗩吶就
是這種..)不過他卻是傳統的台灣音樂之一,這個實在就有點尷尬了,因為他本身的
表現方式並不討人喜歡,因此不利於推廣,而其使用嗩吶的方式更是令人望之卻步
,這種現象反映在樂器的學習上有很大的影響,你可以看到學琵琶、笛子、二胡
的人很多,但是卻缺乏嗩吶手,而令人卻步的原因往往都是因為吵雜。事實上嗩吶是
一個表現豐富的樂器,是樂團的領導,喜可以狂喜,悲可以令人掉淚,絕對不是嘈雜
又走音的樂器。(限於篇幅不多做介紹)
寫到這裡,其實國樂人的不積極,也要很負起很大一部份國樂不振的責任。
往年我有收集國樂CD的習慣,最早是從「中國龍」這家唱片商出版一系列的
國樂CD開始收集,一直到後來的「中國唱片公司」、以及最近幾年出現的「上揚」、
「雨果」、「風潮」...其中「中國龍」以及「中國唱片公司」以出版國樂的經點曲目
為主,以各個樂器的獨奏居多,多為古譜古曲或上個世紀初前輩們的作品,而接下來
的三家公司則偏向於新的創作,然而最近兩三年卻沒有新的曲子出現,雖然一直有新的
CD出現,但是換湯不換藥,頂多老調新翻,翻的也差強人意,新創作的曲子不是摻了
太多電子配樂,不然就是風格怪異難以接受,而本身國樂的純音樂性質也往往配合了養
生、宗教等因素,變得虛幻且不耐聽。實際上在大家手上流傳的「新的經典」,也只有
那一兩張,換句話說,能夠為我們這些介於大眾與專業之間的業餘者接受的若只是「
僅此而以」,那麼社會大眾也不用期望聽到什麼好的樂曲了。
有的時候玩國樂玩到滿令人喪氣的,因為好聽的、能聽的就那幾首,而比賽的指定曲
子每一兩年就重複一次,於是越練越覺得沒新鮮感,興趣自然也就降低了。傳統的曲子
(就是CD中百年不變的經典)一般說來大部分較為單調或枯燥(以普羅大眾的眼光來看
,其中奧妙其實是在演奏中才能體會...),對國樂愛好者來說也不是能夠全部接受(我
個人就比較「不懂」古琴^^"),如果創作的人或是出版商,還是用演奏或出版所謂的「
經典曲目」來當作是對國樂的推廣那無疑是將傳統音樂推向一個食古不化萬劫不復的死
地,因為國樂將從此被大眾定型,無法再翻身。
實際上「國樂」是一個很新的樂種,國樂團更是廿世紀才出現的新產物,換句話說
以前的國樂器壁壘分明,各有各的天地,或是各有各的搭當,而今天把大家兜在一起演奏
是上個世紀初的事情,所以可塑性很大,未來有無限的可能,會被當成一項藝術
--人人可學的藝術,或是被人嫌棄的低俗產物要看所有愛好國樂的人的努力。
最後我想說,事實上造成這個局面跟政治以及俗不俗氣並沒有直接的關係,今天國
樂的沒落只是社會大眾對其認識不夠所造成的,因為認識不夠,所以認為他可以用政治
方式分割,因為認識不夠,所以認為他很俗氣,至於該負責的,原因上文皆敘。而台灣本
身的文化教育的確不夠,但是並非沒有文化,剛剛我說的北管是一個特例(再不好聽也
有三百多年歷史XD),台灣音樂的另一支--南管,就有極深厚的文化背景,我覺得他
可以算是台灣最古老最典雅的音樂,不但是台灣,更是世界的瑰寶,以他由漢唐音樂演
化來的千年資歷,當之無愧。(相關表演請見漢唐樂府)另外,歌仔戲也是產自於宜蘭
的本土樂種,發展不過九十年,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由此可知,台灣不缺乏文化,只
是我們認不認得(或肯不肯認)罷了。
說了這麼多,希望能大家能對國樂有更深的認識,為了使大家都能看懂,很多東西
不敢寫太多,雖然還想講,但為求流暢也只好忍住。學國樂的人其實不會少,只是
互相不知道罷了,再加上「家有敝帚,享之千金」,文人相輕,樂人也會相輕,這也造
成很多事情無法合作。希望有一天我的小孩上學吹的是笛子或是簫,而不是德國人的直笛
認識音階是用漢馬王堆的編鐘,而不是鋼琴。
學國樂的人注定還要背負著文化興亡的使命,雖然沈重,但是倍感光榮。
在下不才,稍作評論,歡迎專業指正。
--
想進一步認識國樂的人,可以寄信到我的信箱
若想聽音樂,建議可以去找「采風樂坊」的影音唱片,他們是我認為目前最具有
前瞻性以及可聽性的團體,我個人認為他未來將會成為國樂界主流....無論形式或是
編曲。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218.162.92.108
[1;37m推 [33mcycu0315 [m [33m:推好文 [m 59.115.17.56 06/29 07:40
[1;37m推 [33mmatsumotojun [m [33m:從來都沒覺得國樂俗過 [m 222.156.68.94 06/29 07:59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本資料庫並非第一手資料.如果你有對文章作者的詢問,意見與需求,請自行找尋文章作者並提供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