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26日 星期六

兩德統一二十週年時國內曾經有一系列的相關報 導

作者: wutru (wutru)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德國超強大的八卦?
時間: Sun Nov 27 02:12:24 2011

德意志強大的態勢在尚未統一前就已經是一項令歐洲諸國
驚懼的可能,所以長期以來法國在其外交家黎塞留樞機主
教的布局下,都刻意要維持德意志的分裂狀態,而果不其
然在德意志統一之後,其煤鐵產量很快就以數量級單位超
越法國。兩德統一二十週年時國內曾經有一系列的相關報
導,內容非常非常詳實,值得一讀,堪稱典範: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1 兩個德國並存於世                       
 時間  Mon Sep 27 16:50:49 2010                                              
───────────────────────────────────────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038
新頭殼newtalk 2010.09.27 洪聖斐/專題報導

1990年10月3日,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被分解為5個邦,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
德)。這個歷史事件即將於下個月屆滿20週年。先驅媒體新頭殼Newtalk特別針對相關議
題進行系列報導。

談到德國統一,就必須認識這個世界曾經有兩個德國並存的事實。

「德意志國」分裂為東、西德兩國,是二次大戰的結果,也是冷戰的產物。1945年5月9日
,德國無條件投降。6月5日,美、英、法、蘇四強政府正式分區占領德國。從一開始,美
、英、法與蘇聯的觀點就不同。史達林曾說:「此次戰爭不同以往之處在於,誰攻佔一片
土地,就將自己的社會制度灌輸在這片土地上。」雙方意見僵持不下的結果,曾經引發「
第一次柏林危機」。1949年4月,美、英、法三國占領區正式合併。隨即在1949年5月通過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基本法」,8月21日正式成立「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蘇聯
乃於同年10月7日扶持「德意志民主共和國」(東德)。

一開始,西德沒興趣談統一。長期執政的艾德諾高舉「自由優先於統一」的口號,對東德
的喊話置耳不聞。當年史達林的計畫是要讓德國統一,但保持中立;然而美國和蘇聯都不
為所動。艾德諾一方對德國統一抱持冷漠的態度,另一方面,則不承認東德的合法性。在
國際關係方面,艾德諾主張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是德意志國(歷經帝國、威瑪與納粹三個時
期)的延續,也是德國唯一的代表。1955年7月22日,宣布西德「在國際事務中代表全體
德國人民」的「單獨代表聲明」。該年底,更發表「哈爾斯坦主義」,表明凡與西德建立
外交關係,而欲同時承認東德政權之國家,西德都視為不友善之行為。

1955年5月,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使蘇聯促使德國中立化的嘗試宣告失敗;東歐
集團(包含東德在內)隨即在該年6月組成華沙公約。同年7月,赫魯雪夫在日內瓦東西兩
大陣營高峰會上提出,在討論「歐洲安全體系」時,應先簽定包含東、西德在內的集體安
全條約。9月,蘇聯先後與西德及東德建交。從此,在國際舞台上,開始出現「兩個德國
」的問題。

蘇聯在西德加入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後,放棄「德國中立」的構想,開始建構「兩(德)國論
」(Zwei-Staaten-Theorie)。隨後,東德也逐漸形成「兩個德國共存」的概念。

1950年代,東德在外交上的努力方針,是謀求解決德國問題,爭取盟國早日締結對德和約
,在和平與民主的基礎上實現德國統一,並且反對西德加入西方陣營與重新武裝。由於屢
次碰壁,到了1960年代,東德改變其外交方針,爭取西德以及西方國家從國際法上承認東
德主權獨立國家的地位。

東德政權在無法與西德就統一進行對話後,第一個訴求是東西德共組邦聯。由於邦聯是兩
個以上主權國家的結合體,西德此刻仍不願意與東德有所接觸,更不願意承認其為主權國
家,本案終告不了了之。

之後,東德領袖烏布里希特轉而從內部發展出「兩個德國」的概念。他在1963年1月社會
主義統一黨第六次全國代表大會致詞時,提出「兩個德國共存」的主張,向西德喊話:尊
重另一個德意志國家的存在及其政治與社會秩序、尊重現有國界、不發展核武來彼此威脅
、裁減軍備、互相承認彼此的護照與國籍、發展體育與文化性的互動關係、兩德簽定通商
條約。
1967年,東德政權進一步改變其對統一的立場。

1966年12月31日,烏布里希特在新年致詞時指出,在欠缺以下前提以前,無法討論兩德統
一的議題:西德承認東德、兩德之間建立外交關係、確保東德國家疆界等等。1月21日,
東德機關報「新德國(Neues Deutschland)」發表「統一,在今天乃至可見的未來,都
是不可能的。」

緊接著,一切冠有「全德」名稱的機構都被改名。1968年,東德進一步公布一部具有「兩
個德國」精神的憲法。有別於1949年第一部憲法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界定為為「全體德國
人民」的生存與發展服務的概念以及「德國是一個不可分割的民主共和國」的概念,這一
部東德新憲法的序章,開宗明義以「德意志人民共和國人民」為主體,並明言「與在美國
所領導下的帝國主義勢力範圍內的西德壟斷資本所控制的德國有所區隔」,第一條則將東
德定位為「一個由德意志國族所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家」。第八條第二段更規定,東德追求
在主權平等的前提下推動並維護「兩個德意志國家」之間的正常關係與合作。東德要克服
「因德意志國族的帝國主義(意指西德)」所強制產生的德國分裂,使「兩個德意志國家
」逐步接近,直到在「民主」與社會主義的基礎下完成統一。

東西德關係,自西德強硬派的艾德諾總理下台後,逐漸改善。繼艾德諾擔任德國總理的歐
哈德(1963年至1966年在位)在外交上仍不承認東德,但同意就安全保障問題與東德談判
。接下來的季辛格總理(1966年至1969年在位)仍不承認東德,但願意在人道主義與現實
需要上,讓雙方政府官員直接接觸。真正出現本質上的改變,是在勃蘭特總理上台以後。

勃蘭特利用兩大陣營趨向「低盪」(detenté)之際推動「東進政策」(Ostpolitik)。
1969年10月28日,勃蘭特在上任七天後在聯邦議會提出改變兩德關係的演說,他指出在德
國領土上有兩個國家存在,他們對彼此而言不是外國,兩國之間的關係應該以特殊的方式
來處理。換言之,西德新的聯合內閣政府不會給予東德國際法上的承認。

1970年3月19日,東西德於東德城市埃福特(Erfurt)舉行分裂以來第一次的總理級高峰
會談,雙方沒有達成任何共識,而是各自表述:東德部長會議主席斯多夫提出「兩個主權
國家」的觀點,並要求簽署國際法上主權平等的平等條約;勃蘭特則表示東西德有責任維
護德意志國族的統一,彼此之間不是外國。

同年5月21日,兩人再度於卡色爾(Kassel)會談。勃蘭特提出「卡色爾二十點」,第十
點所說,德國人雖分離生活於兩個國家中,仍屬一個國族的成員,則是「一個德意志國族
、兩個德意志國家」的概念。然而,西德始終沒有鬆口表示願意給予東德國際法上的承認
,雙方依舊相持不下,最後決定延期再討論。兩次高峰會的主要突破,是雙方將對手視為
談判對象,達成事實承認(de facto recognition)。

兩德總理級高峰會後,烏布里希特於7月中旬宣佈停止高峰會談。

在與東德的談判被擱置後,西德政府轉向先行處理與蘇聯關係正常化的問題。由於蘇聯與
中共關係於60年代惡化,且在1969年發生珍寶島事件的流血衝突,蘇聯為避免腹背受敵,
有意改善與西方國家的關係,尤其希望西德能參加歐安會議;而此時美國新任總統尼克森
(Richard Nixon)也希望東西兩大陣營能夠有所緩和。

西德勃蘭特總理乃於1970年8月12日前往莫斯科,以承認戰後歐洲現存疆界的代價(對德
國而言,意味著對戰後割讓給波蘭和蘇聯的土地之放棄),換取和蘇聯的關係正常化條約
。蘇聯沒有要求西德先在國際法上承認東德,便與西德簽定條約,是東德建國以來最嚴重
的外交挫敗。

烏布里希特對蘇聯與西德的親近採取反制措施,試圖與蘇共政治局中反對總書記布里茲涅
夫(Leonid Brezhnev) 「低盪政策」的領導人聯繫,並在1971年3月在蘇聯共產黨第24次
大會中發難,以曾經與列寧有淵源的「老資格」身份,教訓蘇聯領導人。同時,烏布里希
特還試圖阻撓四個占領國針對柏林問題展開談判。1971年5月,在蘇聯的施壓下,東德社
會主義統一黨讓烏布里希特以年老的理由卸下第一書記的職位,由何內克(Erich Honeck
)接任。
東德領導人易手後,東西德間有關談判轉而順利。1972年5月26日,雙方簽定「交通條約
」,允許東西德人民互訪,是兩國之間第一個條約。

1972年12月21日,東西德簽訂「基礎條約」(Grundlagenvertrag),序章承認雙方在「國
家層次的問題上,及其他基本問題上,仍存有歧見」,有待進一步協商。十條內文如下:

1.雙方尊重聯合國憲章所揭示之目標與原則。
2.雙方互不侵犯彼此邊界。
3.雙方在平等權利基礎上發展正常與善鄰的關係。
4.雙方在國際事務上不能互為代表。
5.雙方共同促進歐洲之安全與合作。
6.雙方同意任何一方之主權行使範圍僅及於各自領土內。
7.擴大經濟、文化等各部分之交流。
8.雙方交換永久使節團。
9.雙方過去所締結或涉及彼等的雙邊或多邊國際條約和協議不受本條約影響。
10.本條約需經批准,並於換文後生效。

西德方面為了表明並未因此放棄與東德統一的長遠目標,乃於簽約當日,遞送給東德政府
一封書信,言明西德政府認為「本條約並沒有違反西德的政治目標,即在歐洲和平的前提
下,推動德國人民的自決,以促成統一。」這封代表西德政府官方立場的書信,後來被稱
為「德意志統一信函(der Brief zur deutschen Einheit)」。根據西德聯邦政府和西
德聯邦憲法法庭的解釋,本條約並未在國際法上承認東德,而毋寧只是給予事實承認,藉
由與東德之間拓展正常有好的關係,展開以協定為基礎的全面合作。

1973年9月18日,聯合國大會通過同時接納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和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加入聯
合國案。1974年3月14日,東西德簽署互派常駐代表機構的議定書。1974年9月,美國承認
東德。在國際上有兩個德國同時存在,乃成為既定的事實。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2 兩國兩族劃清界線                       
 時間  Wed Sep 29 13:01:08 2010                                              
───────────────────────────────────────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416
新頭殼newtalk 2010.09.28 洪聖斐/報導

東德政府除了在國際上形塑「兩個德國」之外,對內也積極地透過各種政策,建立「德意
志民主共和國是另一個德國」的形象,企圖建立東德人民獨特的國家認同,乃至國族認同


劃界政策

由於兩德之間1970年展開談判,當時社會主義統一黨內的重要領導人如何內克、斯多夫等
人開始思考在兩德密切往返後,東德應該採取的政策。9月13日,政治局委員雅克森(
Hermann Axen)提出「劃界政策(Abgrenzungspolitik)」,基於「反法西斯的建國綱領」
,「社會主義工農國家往後有義務在每個領域中與帝國主義的西德劃清界限做為今後的方
針。」一言以蔽之,社會主義的東德要與帝國主義、資本主義的西德劃清界限。

1972年11月27日,東西德簽署「基本條約」10天後,東德社會主義統一黨政治局召開意識
形態工作會議,宣告在意識形態上與西德沒有和平共存的問題,而是更加劇烈的鬥爭。

在東西德簽定「基礎條約」之後,兩德人士來往激增。簽約前1970年,約有2百萬個西德
和西柏林人士拜訪東德和東柏林,到了簽約後的1973年,暴增到8 百萬人次。1970年,東
西德之間的電話通訊量是700萬次,到了1980年,每年的通訊量是2300萬次。凡此,都讓
東德政府認為有必要加強劃清界限的工作。

首先,東德對於前往西德旅遊的管制嚴密限制。只有退休人員以及部分經過政治考核的人
士,例如「自由德意志青年」的成員,才會被允許前往西德參訪。年輕人則只有在發生嚴
重家庭變故,如奔喪等狀況下,才可望獲准前往西邊探視。任職公務、財經、學術方面職
務者,也不被允許與西方接觸。而東德的秘密警察系統國家安全部,則在此時大量擴充密
探,來監視東西德人民之間的互動往來。

何內克政權更進一步建構不同文化與語言的概念。1973年5月,何內克在社會主義統一黨
第九屆中央委員會質問,東西德有「共同的歷史嗎?這是兩個德國歷史教科書上說的。事
實上是有兩個不同的歷史。…共同的文化嗎?事實上也有兩種不同的文化:統治階級的文
化,以及勞動大眾的文化。」

為了對抗西德所強調的德意志國族的歷史一體性,何內克政權首先要求歷史學家負起發展
東德國家認同與社會主義意識的責任,將過去歷史中一些正面的傳統重新予以發掘,重新
詮釋。德意志的歷史被區分為正面與負面的兩個傳統。理所當然的,東德被建構為德意志
史上一切正面與進步力量(如威瑪共和)的延續者;而西德則被視為接續著歷史上負面與
反動(如納粹德國)的力量。

除了社會主義的主要代表人物如馬克斯(Karl Marx)、羅莎‧盧森堡(Rosa Luxemburg)
等人外,普魯士史上一些改革派人物如施泰因(Karl von Stein)、洪堡德(Wilhelm von
Humboldt),德意志文化史上的代表人物如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席勒
(Fredrich Schiller)、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等,也被尊奉為東德的歷史先
驅。甚至連先前備受東德史觀否定的普魯士君主斐特烈大王(Frederick der Gross)、
鐵血宰相俾斯麥(Otto von Bismarck)、理查‧華格納(Richard Wagner),乃至推動宗
教改革的馬丁‧路德(Martin Luther)等,都被重新賦予正面的形象。為了重新詮釋歷
史,東德政府更在各地成立歷史研究組織、設立博物館、塑立銅像以及紀念碑。

劃界政策另一項重點是語言政策。何內克認為,東西德是屬於兩種不同,而且相對立的文
化,使用同一種語言將無法清洗一些餘毒。自從東西德分裂以來,東西德自然發展出不同
的語言系統。早在1962年,已故日耳曼語言學家摩塞爾(Hugo Moser)便提出「國族的分
裂已經形成了兩種性質截然不同的語言世界。」根據曼海姆德語語言研究所在1970年以及
歌德學院在1983年的兩次研究可以發現,東西德語言的差別不是在文法和句型結構方面,
而是在社會語用學方面,詞彙與詞義的變化。

東德政府不但在意識形態上灌輸東德人民其與西德之不同,甚至刻意創造出傳統德語字典
上所找不到的字彙,企圖從根本改造人民的文化觀。舉例而言,「牛」這個動物在德文本
來寫作“Kuh”,東德官僚刻意創造了一個特殊的名詞替代之: “
Vierbeinigeagrikulturtier”(四隻腳的農業生產動物)。透過正規的學校語言教育、無
所不在宣傳媒介密集的灌輸,逐漸改變人民的日常生活用語。東德政權試圖藉由發展出一
套與西德不同的文字,型塑兩個國家的概念。


第三,透過社會化的手段,試圖形塑東德人士的「社會主義人格」,以及新的價值體系。
教育、群眾組織、黨機器、媒體、生產委員會、以及企業中的工人團體等,在在都是培養
個人「社會主義人格」的機制。除了培養責任感,以及集體活動的精神之外,最重要的是
對社會主義目標的投入。

「社會主義人格」的層面包含甚廣,其基礎在於具有「社會主義的意識」,以及「社會主
義道德」。所謂的「社會主義的意識」在此意味著對當局所詮釋的馬列主義有所認識,並
參與國家的政治生活。一個具有「社會主義意識」的人,需研讀官方的意識形態和黨的教
條,瞭解生產關係的基礎,並積極地以勞動來滿足生產的配額,並參加政治活動。

至於「道德」則意味個人對於其他勞動者有義務與責任,具有集體的精神,能夠整合進入
群體、並且值得信任。一個個人願意使用其才能來為社會謀福利,並致力於將其最大潛能
加以實踐者,也是「社會主義人格」之一。由於「社會主義人格」這個概念,除了意識形
態的成分之外,其他諸如殷勤、效率、服從、注重團隊利益等內涵,都是德國人傳統所欣
賞的人格特質,東德當局乃能夠順利地推動這個概念。


「兩個國族、兩個國家」概念的發展

烏布里希特於1960年代首先提出兩個國族的概念,將之發揚光大的則是何內克。1971年6
月,何內克於黨代表大會提出,在德國發展出兩個不同的國族:一個是東德的社會主義國
族;另一個是西德的資本主義國族。1974年12月,何內克進一步建構「國族(Nation)」
與「國族性(Nationalität)」的兩種概念,認為「國族」是由社會階級及意識形態所
決定,「國族性」是由共同的語言與歷史因素所決定。因此,東西德雖然具有共同的「國
族性」,卻是屬於兩個不同的國族。

1976年5月,社會主義統一黨第九次大會再次提出「兩個國族、兩個國家」的概念:兩個
德意志國家中均各自有一個德意志國族,在東德的是社會主義德意志國族、在西德的是資
本主義德意志國族。

「兩個國族、兩個國家」的概念也反映在1974年東德修憲中。憲法第一條「德意志民主共
和國是由工農組成的社會主義國家(sozialistischer Staat der Arbeiter und Bauern
)」,取消了1968年以「德意志國族組成的社會主義國家(sozialistischer Staat
deutscher Nation)」為主體的概念。「工農無產階級」成為東德國族的代名詞,以與西
德的資產階級進行區隔。此外,更進一步將憲法中所有「德國」、「統一」等字眼悉數刪
除。甚至於連東德國歌,都因為歌詞中有「德國,統一的祖國(Deutschland einig
Vaterland)」而只能演奏、不再唱。


兩國兩族的概念並未隨兩德統一而消滅

值得注意的是,東德人對於自己與西德人分屬不同國家,甚至是不同國族的概念,並未隨
著兩德統一而消滅。儘管這個概念是當年東德共黨政府由上而下灌輸給人民的,但東德人
當時對自己的國家認同原本甚高,統一後又對西德政府的措施難以認同。

二次大戰結束後,無論東西德,國家認同的依據都不再是德意志以往的歷史與血緣,也不
是土地,而是制度。世人多知道西德從瓦礫堆中浴火重生,卻不知東德不但也同樣從瓦礫
堆中爬起來的,不像西德那樣能夠從美國得到馬歇爾計畫的支持,反而得承擔蘇聯所要求
的戰爭賠償。

儘管如此,東德依然能夠於1960年代起,成為東歐集團僅次於蘇聯的第二大工業國;1970
年代,更進一步成為世界第七大工業國。無論教育體制、社會福利、生活水平,東德都是
東歐集團的佼佼者。雖然在東德政權的極權統治下,並沒有足供信任的民意調查可為佐證
,然而根據學者的觀察,在1960年代起,東德社會對於東德的體制已經普遍能夠接受。

在統一後,許多民意調查也顯示,德東人民對於東德的體制,普遍仍持肯定的態度。2004
年9月9日,德國《明星》周刊(Stern)公佈了德國福爾薩獨立研究中心的一份調查報告,
結果顯示仍有高達76%的德東受訪者肯定共産主義是一種好理論,只是前東德政權未能好
好地實踐此一理論。

統一之後不久,德東人士對於統一的德國的認同迅速下滑。1990年,有三分之二的德東受
訪者認為自己是德國人,到了1994年只剩下三分之一的受訪者還抱持著相同的見解,認為
自己是東德人而不是德國人的受訪者倍增。儘管東德早已不存在了,德東人民卻興起自己
的「東德意識」、「東德鄉愁」。

「東德鄉愁(Ostalgie)」是東西德統一後所產生的特殊現象,這個字本身就是由「東部
(Ost)」與「鄉愁(Nostalgie)」兩個字組合而成的創新文字,專指東西德統一後有關對東
德事物與日常生活的回顧與反思。美國學者Dominic Boyer指出,德東人士面對東德滅亡
,普遍有一種失落感與憂傷,但令他們感到難過的是社會主義烏托邦理想的消逝,而非東
德政權的瓦解。德國學者 Helmut Wiesenthal則指出,1989年的示威群眾中,有不少是真
心相信社會主義理想者,在對統一後的現象感到失望時,便回到原本的認知。

1990年,11%的德東受訪者認為前東德的體制比聯邦政府好;到了1995年,持這種看法的
受訪者已經倍增到22%。1995年的一份民調顯示,德東人士認為前東德在以下這些領域表
現得比西德好:防制犯罪、兩性平等、社會保障、教育、職業訓練、醫療、住房;而西德
只有在生活水平與科技兩方面比東德為佳。

有論者指出,德東人士在統一之後對前東德的認同,可能遠超過在統一以前的真正認同,
因而認為這是一種事後所建構出來的認同,其潛意識的目的在於與當前由德西人士所主導
的體制有所區隔。「東德鄉愁」所要呈現的,是「東德根本沒有那麼差(So schlect
war die DDR gar nicht!)」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3 西德趁亂併吞東德                       
 時間  Wed Sep 29 13:01:52 2010                                              
───────────────────────────────────────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444
新頭殼newtalk 2010.09.29 洪聖斐/專題報導

1989年,東德共黨政權在拒絕追隨蘇聯戈巴契夫的改革步調之後,導致內失民心、外失奧
援,終於垮台。臨危受命的新政府本來希望締造一個民主的社會主義國家;但西德總理柯
爾(Helmut Kohl)巧妙地介入,使東德改革的路線驟然換軌成兩德統一。

隨著東西德長期各自為政,世人原本均已普遍接受兩個德國不相隸屬的事實。1987年9月
,東德總書記何內克以國家主席的身分前往西德首都波昂拜訪,受到外國元首級的禮遇。
這一年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有79%的西德人士認為東西德是兩個國家。

就在兩國關係看似十分穩定之際,國際局勢卻出現重大變化。這年稍早,戈巴契夫在蘇共
中央全會提出「政治改革計畫」(perestroika)和「公開化」(glasnost)理念。戈氏同時
鼓勵東歐社會主義國家以各自的方式進行改革,並保證蘇聯不加以干預。

東德的何內克自認為是與蘇聯前一代總書記布里茲涅夫同一輩分,他初次見到戈巴契夫時
,戈氏只不過是一個小小的省級書記,而何內克自己當時已經坐在東德第二把交椅。在他
眼中,戈巴契夫不過是個一旦掌權就好大喜功的年輕人。他告訴戈巴契夫,東德早在17年
前就已經改造了!對於其他東歐國家跟進蘇聯的腳步推行改造,東德的政治局委員哈格
(Kurt Hager)甚至嘲諷道:我們沒有必要效法鄰居糊壁紙。

為了不讓東德國民接觸到戈巴契夫的演講內容,東德甚至史無前例地查禁3份蘇聯報刊、5
部蘇聯電影,甚至指示東德媒體刻意封鎖戈氏的演講。然而,東德人早在兩德和解後就已
經養成觀看西德電視的習慣;東德政府的封鎖,根本徒勞無功!

東德不配合蘇聯,卻無法阻止社會主義鄰邦積極響應。1989年5月,匈牙利開放其與奧地
利的邊境,使鐵幕出現了一個破口。由於西德基本法規定,凡德裔人士進入西德境內,宣
示願意加入聯邦共和國,即可取得國籍,若非有柏林圍牆擋道,許多人早就逃向西德。匈
牙利邊境一開,一週內就有5萬人藉口去匈牙利度假,舉家逃到西德。在西德媒體的大肆
報導下,10月7日東德國慶前夕,竟有13萬人出逃。

東德40週年國慶當天,戈巴契夫應邀擔任貴賓,卻在演講時公開表示:「跟不上形勢,誰
就會被現實生活所懲罰。」東德人民因此咸信,何內克已經失去蘇聯的支持,蘇聯紅軍也
不會出來幫助東德政權鎮壓群眾。10月9日,東德最重要的工業重鎮萊比錫(Leipzig)出現
7萬人上街示威,各個城市群起效尤。到了 10月16日,萊比錫五分之一的居民都出來示威
。此後,每個星期一固定有上萬民群眾在萊比錫示威抗議,史稱「十月革命」。

迫於情勢,何內克在10月18日辭去黨政軍一切職權,宣告下野。繼任的克倫茲(Egon
Krenz)儘管宣布要進行「徹底改革」,但他本來就是何內克欽點的接班人,政治形象也極
其保守,無法安定民心,群眾繼續示威抗議。

11月4日,東柏林出現50萬人大遊行,提出修憲、取消一黨專政、修改出版法等訴求。這
次在首都舉行的大遊行,迫使東德政府集體總辭;改革派人士莫德洛 (Hans Modrow)出面
組織新政府,邀請帶領群眾的7個新興團體與5個既有政黨(除了執政黨外,東德另有4個花
瓶政黨)組成圓桌會議,共商國是。新政府一上台,就開放柏林圍牆以及兩德邊界,允許
人民自由通行。

當時莫德洛與圓桌會議各黨派的想法,都希望能把東德改造為一個民主而仍具有社會主義
精神的國家。為了爭取西德的支持,東德新政府提出與西德合組「邦聯」的構想;西德總
理柯爾提出「十點計畫」作為回應,並要求東德政府舉行民主選舉,作為協助東德的條件


事實上,柯爾並沒有意願要幫助莫德洛鞏固政權,反而趁機介入這次大選。有鑒於東德的
社會民主黨聲勢浩大,與西德社民黨互為宿敵的柯爾乃大力促成東德基督民主聯盟、德意
志社會聯盟與新興團體「民主覺醒」組成「德國聯盟」(Allianz für Deutschland)。柯
爾除了提供財力物力支持,他本人還親自六度前往東德各地,為「德國聯盟」拉票。

1990年3月1日,柯爾公開宣布,如果「德國聯盟」獲勝,西德聯邦政府願意提供幾十億西
德馬克援助東德,並且以1比1的匯率讓每個德東人士可以兌換兩千西德馬克(當時在東德
政府行庫,5東德馬克才能兌換1西德馬克;在黑市中,更要7東德馬克才能兌換1西德馬克
;1比1乍看之下根本是賺翻了,但後來證明這個政策是讓東德破產的主因)。在東德史上
唯一的一次民主選舉中,西德的總理柯爾不但成為最主要的助選員,事實上他根本就是最
主要的候選人。「德國聯盟」只不過是他在東德的白手套而已。

由於東德各個異議團體本來是躲在教會底下偷偷發展,到了1989才趁勢而起,完全沒有競
選的經驗。突然從天而降的民主選舉,使他們全都不知所措,只好紛紛向西德意識形態較
接近的友黨請求提供戰術和概念。結果,這次大選變成西德各黨各自指導自己的友黨,在
東德的土地上打選戰。西德各黨菁英藉由這次的機會,在東德開始扮演主導者的地位。

開票的結果,西德總理柯爾向東德群眾喊話的策略奏效。柯爾所扶持的「德國聯盟」以
40.82%獲得最高票。1990年4月12日,「德國聯盟」中的基督民主聯盟主席德麥齊爾
(Lothar de Maiziére)組閣,成為東德歷史上唯一一位經由民主選舉產生、非共黨背景
,也是最後一任的部長會議主席(相當於總理)。相較於莫德洛政府整合各黨各派的力量
想要建立一個獨立而民主的東德;德麥齊爾政府關心的是:如何與西德統一。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4 是統一還是併吞                         
 時間  Fri Oct  1 17:44:04 2010                                              
───────────────────────────────────────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475
新頭殼newtalk 2010.09.30 洪聖斐/專題報導

1989年底,前東德的改革派人士雖然起而試圖改變社會主義統一黨獨裁政權的政治結構,
其所嚮往的,卻並不是與西德統一,而是建立一個獨立的民主國家。當時他們所期待的東
西德關係,是合組「邦聯」(分子國仍具有主權國家意義);柯爾政府則期待採取聯邦體
制(分子不具主權國意義)。柯爾總理所扶持的「德國聯盟」贏得1990年3月大選後,統
一成為必然的趨勢,爭論的焦點則在採取哪一條憲政規範。

邦聯或聯邦:東德與西德對統一架構的爭議

1989年11月13日,莫德洛宣示就任東德部長會議主席時,主張東西德之間成立一個鬆散的
邦聯。當時在前東德,無論是政府首長莫德洛,或是出席「圓桌會議」的各黨派代表,對
東西德未來的關係,大多傾向朝合組邦聯發展。對當時東德的各個政黨而言,邦聯的構想
,是改造東德的一個重要設計。

11月28日,西德總理柯爾發表「克服德國與歐洲分裂的十點計畫」,其中雖然提到將在東
德成為民主政體後,與之合組邦聯的構想,其目的卻是在於迴避國內外對於過於快速發展
而產生的反對意見。當情勢轉變時,柯爾很快地調整其策略:不要邦聯,要聯邦。

1990年3月18日,主張統一的黨派在前東德舉行其有史以來第一次的民主選舉中大獲全勝
,邦聯論遂隨著莫德洛政府的下台,而成為過去。

西德基本法與東西德統一

西德的國家根本大法不稱「憲法」而稱「基本法(Grundgesetz)」,是當年制憲者預設
有朝一日,東西德會統一而改寫一部新的憲法。根據基本法的規定,東西德統一有兩條條
文的規範可供選擇:依據基本法第146條制定新憲,或者依據基本法第23條,讓東德解體
,各分子加入聯邦。

(一)基本法第146條:制定新憲

由於預期全體德國人民有朝一日將制定出一套憲法,基本法第146條規定「本基本法在德
國人民根據自由決定所通過的憲法開始生效之日起喪失其效力。」

當時西德最主要的在野黨-社會民主黨,以及德東的改革勢力,在統一的趨勢日益明顯之
際,傾向採用這個規定。論者以為,有必要重新制定一套憲法,以取代西德的基本法,與
前東德的憲法。然而,這一條規定畢竟從未執行過,到底應如何落實,仍是一個問題。唯
一的權威性指導原則,是德國憲法法庭在1956年的判決書規定,此一過程需有「一定程度

的自由民主之保障」。至於實際的作法,有人主張應由全德國人民選出制憲會議,提出憲
法草案,也有人主張可由西德的聯邦眾議院與前東德的人民代表大會聯合提出憲法草案。
無論如何,此一憲法草案都需要經公民複決通過。

贊成採取西德基本法第146條制定一部新憲法的人主張,透過制定新憲法,不但可以代表
全德國人民,亦將可以對東西德的政治體制與政治理念作一通盤檢討,不僅可以讓德東人
民更順利地整合於新的德國,也可以將西德基本法運作過程中,一些疏漏之處予以補強。
如此將比採用基本法第23條更具有正當性,德東人民也才比較能夠接受。西德的憲政運作
理念,固然難免具有主導地位,然而藉由全德普遍的討論,亦可將前東德的一些理念整合
進來。德東人民在參與討論制憲議題之後,較容易將新的體制視為本身的決定而加以接受
,對體制的接受程度亦將較高。

與社民黨及德東改革派人士相反,柯爾政府並不樂意採用基本法第146條。理由是討論並
制定新憲法曠日廢時,當時的國際情勢恐怕難以給予德國人足夠的時間。 1990年1月30日
,戈巴契夫表示同意看到東西德統一。然而戈氏當時在蘇聯的地位已經有所動搖,一旦下
野,德國統一的契機即使不會跟著消失,亦將顯得十分困難。再者,柯爾政府所屬的基督
民主/社會聯盟不同於社會民主黨,對於西德的政治體制相當自豪,並不樂見制定新憲法
時,對西德既有體制加以檢討,並參酌一些社會主義的理念。對柯爾政府而言,基本法第
23條的規定,是比較具有吸引力的。

(二)基本法第23條:加入聯邦

由於在1949年基本法制定之際,除了蘇聯占領區之外,德國還有一些區域被劃歸其他國家
(如薩爾Saarland之歸屬於法國),基本法的起草代表乃在「聯邦與各邦」一章中,於第
23條規範:「基本法在巴登、巴伐利亞,以及其他組成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各邦與西柏林
生效。德國的其他部分,在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之後,亦適用之。」

在法律層次上,基本法第23條與第146條顯然有所不同。第23條所規範的,是「德國的一
部份」之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第146條的規定,是全體德國人民通過一部新的憲
法,以取代基本法,以及其所涵涉的相關體制。

相較於基本法第146條之毫無先例,基本法第23條則有薩爾於1957年經公民投票而加入德
意志聯邦共和國的經驗。依照基本法的精神,德東地區也應屬於本條所規定之「德國的其
他部分」。1990年2月27日,西德內政部提出,根據聯邦憲法法庭先前的判決,「德意志
國」在1937年對外擴張之前的領土,都屬「德國的其他部分」,西德作為「德意志國」在
國際法上的繼承者,有權接納之。

1990年2月14日,柯爾政府在東德政府確定人民議院大選的日期後,就開始準備採基本法
第23條,來完成東西德統一的大業。對柯爾政府而言,採用基本法第23條,可以確保西德
的憲政體制不受挑戰,又不必曠日廢時地經過冗長討論,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

此外,依照基本法第23條的規定,德意志聯邦共和國政府並沒有權限可以拒絕「德國的其
他部分」加入。縱使德西人民與反對黨提出任何反對意見,也將無法予以阻止。這也是柯
爾政府傾向適用基本法第23條來推動統一的考量之一。

德國的突然宣告統一,與西德和東德政府的意志有關。當西德政府表現出不願意延長統一
的時程,並針對立即合併提出吸引人的條件時,新選出的東德政府也對其手忙腳亂的適應
狀況日趨不滿,特別是對其國內政治人物無法達成共識感到難以為繼。東德德麥齊爾政府
一方面自覺深受境內紛爭之害,另一方面又日益倚賴西邊的援助,乃視立即合併為一個可
行的方案。由於當時的東德朝野對於如何處理日益棘手的政經問題始終提不出有效的對策
,許多東德的政治人物乃開始注意,如何爭取西邊政黨高層的良好評價,以求將來的發展


確定要採用基本法第23條加入聯邦的方針後,西德政府與東德政府乃針對實際的統一問題
展開談判。

「統一條約」

1990年5月18日,東西德正式簽署「建立貨幣、經濟暨社會聯盟國家條約」。緊接著,西
德柯爾政府便規劃以憲法第23條推動東西德統一的工作。柯爾政府傾向與東德政府另外簽
署一個條約來處理本案,很重要的原因是反對黨在條約方面很難有著墨的空間,如此一來
西德政府就可以繞過兩德的反對黨根據基本法第 146條要求制定新憲法的主張。

1990年7月6日到8月24日,兩德開始展開談判。東德部長會議主席德麥齊爾一開始就表明
願意依照西德基本法第23條的規範,結束東西德長達四十餘年的分裂局面,也樂見在該年
年底舉行全德國的國會改選;但建議變更首都、確定未來各邦的財政受到支持、對於執行
私有化的託管局之法律地位等問題要在條約中加以確定。為了爭取國際支持東西德統一,
西德聯邦政府於6月11日向美、英、法三國大使簡報有關修改基本法與承擔東德國際義務
等問題。東德談判代表比較注意的問題包括產權的歸屬、私有化的問題、東德法律的繼承
適用的問題等。

值得注意的是,東西德進行統一談判之際,在兩邊都是擔任執政黨的東西德基督民主聯盟
,此刻也正在商議合併大計。論者發現,德麥齊爾沒有能力抗拒從西德方面來的壓力,而
他所任命的首席談判代表克勞斯(Günter Krause)則非常親近西德,對西德代表所提的意
見幾乎毫無保留地全盤接受。東德社會民主黨的黨主席提爾捨曾批判克勞斯的談判風格,
是在積極為自己於統一後牟取官職。此外,所有的談判文件,都是由西德官僚負責撰寫、
起草。整個談判過程中,東西德的力量並非對等。

8月31日,兩德正式簽署了實現「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與德意志民主共和國實現德國統一條
約」,簡稱「統一條約」。正如柯爾政府的預判,西德反對黨沒辦法對此做出改變,因為
西德的聯邦眾議院只能就條約進行接受或不接受的投票。在東德,執政的「德國聯盟」本
身在人民議院就有接近半數的席位,反對黨就算對「統一條約」有意見,也無能為力。

1990年10月3日,東德依照「國家條約」的約定,分解為五個邦,採取基本法第23條的規
範「加入」德意志聯邦共和國(西德)。東德同時宣告滅亡,其國際法上的權利義務由西
德依信賴保護原則與相關當事國會商,是否繼續適用或者廢止。

「統一條約」具有憲法層次的地位。事實上,「統一條約」也規範了基本法適用於東德,
以及基本法相關條文的修正。

「統一條約」也規範了統一後,原東西德法規的繼續適用問題。西德法規很明顯地比東德
法規具有優位。「統一條約」第9條規定,前東德法律在滿足以下先決條件時繼續生效:
與基本法一致、與聯邦法規一致、與直接適用的歐洲共同體法規一致。

「統一條約」除了規範東西德統一的方式、基本法的修改、法規的適用等問題外,還涵蓋
國際法的繼受、公共行政與司法的過渡、公共財產與債務,工作與教育等面向。其施行結
果,是東德原本的社會菁英階層被大規模整肅,西德人填補了東邊的領導階層,東德人成
了二等公民。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5 西德馬克打垮東德企業                   
 時間  Fri Oct  1 17:45:19 2010                                              
───────────────────────────────────────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510
新頭殼newtalk 2010.10.1 洪聖斐/專題報導

西德在統一前夕簽定了兩個條約:1990年5月18日簽定「國家條約」。東西德統一後,德
國聯邦政府的德東重建政策,主要是依據「國家條約」提供的基本架構。然而「國家條約
」是統一前夕東西德政府間,在倉促間所簽定的條約。由於未經詳加審議、諮商,許多問
題在執行後紛紛出現。

對於如何挽救東德的經濟,穩定東德民心,減緩東德人士大量流向西德的壓力,各方意見
不同。當時西德在野的社民黨主張以「條約共同體」作為兩德合組邦聯的基礎,並增設貨
幣共同體,以西德馬克來支撐東德的經濟,以避免東德的經濟崩潰。起初柯爾政府對此有
所保留,但在1990年2月6日,柯爾總理本人卻在未與內閣商議前,突然向媒體表示即將採
用相關政策,並且於翌日的內閣會議做出決議,建議東德及時展開有關貨幣聯盟的談判。

柯爾總理改弦易轍,可能與當時國內外情勢發展有關。按,東德跨黨派的「圓桌會議」甫
於1月28日決議要將有史以來第一次民主選舉提前到3月18日舉辦。西德各政黨紛紛介入拉
抬東德友黨聲勢,柯爾總理本人便是最積極投入者之一。

在宣佈貨幣聯盟的前一天(2月5日),柯爾才剛剛大力促成東德基督民主聯盟、德意志社
會聯盟與「民主覺醒」組成「德國聯盟(Allianz für Deutschland)」。而此際東德群
眾示威的訴求又已發展成「如果西德馬克不來,我們就過去。」柯爾總理借用了反對黨的
論點,替他所扶持的「德國聯盟」打贏選戰,使東西德統一成為必然的趨勢。

東德基督民主聯盟主席德麥齊爾於4月12日組閣後,隨即於4月24日與西德總理柯爾晤談,
針對兩德之間的經濟與貨幣聯盟議題進行討論。主題圍繞在柯爾於東德大選期間有關東西
德馬克一比一兌換的承諾。

磋商的結果,允許十四歲以下的少年及兒童兌換二千馬克,十五歲至五十九歲者兌換四千
馬克,超過六十歲以上者可以兌換六千馬克,超過這個金額者以二比一兌換之。此外,東
德國營事業的私有化,以及西德各邦與德東各邦之間的「財政調整」也是討論的重點。

5月18日,兩德正式簽署「建立貨幣、經濟暨社會聯盟國家條約」。根據本條約規定,東
德將引進社會市場經濟(Soziale Marktwirtschaft),其特色為私有財產、自由競爭、
自由價格與勞力、資本、貨品與勞務自由流通等。締約雙方自1990年7月1日起,成為單一
貨幣區,以西德馬克為共同貨幣。除此之外,東德也當學習西德的社會體制。此期間西德
應負擔東德社會改造的經費。

貨幣共同體的概念雖然出自西德的社會民主黨,但在談判的過程中,社民黨被排斥在外。
因此,當時的社民黨黨魁拉豐丹(Oskar Lafontaine)曾多次提出警告,認為「國家條約
」長久以往將會削弱東德的經濟實力。當時西德的經濟學家也大多持反對意見,認為這個
條約將會使東德無法承受市場經濟的壓力而崩潰。甚至德國聯邦銀行總裁普約爾
(Karl-Otto Phöl)一開始也採反對意見。

東德方面,莫德洛政府主管財經政策的部長會議副主席盧夫特(Christa Luft),認為此
條約將使東德失去貨幣政策的主權,而根本反對。東德「圓桌會議」許多黨派(如「即刻
民主(Demokratie Jetzt)」)也深恐東德會因此失去自主權。然而,柯爾不理會西德境
內的反對意見,而東德反對的黨派又在3月份選舉中失勢,無法與柯爾周旋,最後本案還
是依柯爾的計畫通過。

7月1日,該條約生效,東馬克退出流通領域,西馬克進入東德並作爲其惟一合法的支付手
段。這意味著兩德走向經濟統一,東德開始接受西德的經濟模式。

「國家條約」的附件二規定,「建立貨幣、經濟與社會聯盟之前,東德必須引進西德有關
法規,使之成為東德有效法令。引進法規時,其規定之行政命令、規則亦包含在內。雙方
應共同商定東德法規何者應予廢止或繼續施行。」甚至規定東德必須引進26種西德法規,
其中有些「必須全盤接受」。此條約高於東德法律,以致於有論者以為,從1990年7月1日
該條約生效起,至1990年10月3日東德滅亡為止,「國家條約」實質上等同於東德憲法。

貨幣聯盟造成嚴重衝擊

1990年7月1日起,隨著「國家條約」的生效,東德引進西德馬克為法定通貨,貨品以西德
馬克計價。東德企業一夕之間,進入全球化的競爭市場。

根據「國家條約」第十條的規定,東德馬克與西德馬克之間的匯率,在東德之薪資、薪水
、獎學金、退休金、租金,以及其他週期性收付款等項目採1比1兌換,一般債務債權採2
比1兌換,存款則依據年齡而有不同的兌換率:14歲以下可以用1比1的匯率兌換二千西德
馬克、15歲以上59歲以下可以兌換四千西德馬克、 60歲以上可以兌換六千西德馬克,超
過此數則以2比1兌換。

根據統計,東西德馬克平均是以1.8比1的匯率兌換。這個匯率高估了東德馬克的價值。東
西德馬克原本無官方匯率。東德政府原始的構想與西德社民黨的原始建議都是5個東德馬
克換1個西德馬克。而當時黑市的行情則要7個東德馬克才能換1個西德馬克。東德馬克被
高估了三到四倍,東德的企業因此喪失競爭力。

東德貨品以西德馬克計價,使東德企業必須與西德企業和國際企業競爭。由於東歐集團採
取計畫經濟,東德企業直到東西德統一前夕,生產與交易都受到東歐國家的經濟互助委員
會(COMECON/ CMEA)與東德政府的規範。

東德的出口商品中,有60%左右是賣給經互會裡面的東歐國家,其中一半賣給蘇聯。據估
計,東德約有九十萬到一百萬的工作人員與經互會貿易有關,其中有一半是與對蘇聯貿易
有關。在東歐集團的經互會體制下,東歐各國的基本上是以物易物。再加上冷戰初期,西
方國家對東歐陣營採取限運政策,並於1949年成立「多邊輸出管制協調委員會(COCOM)
」,嚴格的控管對共產集團的出口,東西兩大陣營之間的貿易受到相當大的限制。因此,
東歐各國都缺乏強勢貨幣作為外貿存底。

東西德貨幣統一後,東德貨品因以西德馬克計價的緣故,價格突然飆漲,又只能以強勢貨
幣交易,原有的買主如蘇聯、波蘭與捷克等國的廠商,無力再向東德企業承購產品。且經
互會於不久後也隨著蘇聯的解體和東歐各國共黨政權的垮台而在1991年6月28日解散。東
歐各國之間更無法進行貿易,外幣更加欠缺,也就更無法與東德企業來往。

而東德民眾擁有西德馬克後,也不願意購買品質比不上西方製品的東歐集團製品,東德從
東歐的進口量銳減(1990年第三季比第二季少了60億馬克),也使東歐國家沒有能力與東
德交易。1990年第四季起,德東出口急遽下降,1991年出口量比1990年少25.2%。

東德企業不僅因為貨幣聯盟而失去對東歐與蘇聯的外銷市場,也因此失去本身境內的內需
市場。1990年7月1日起,隨著西德馬克的優惠兌換,西德商品也跟著被陳列在東德的商店
中。東德民眾擁有西德馬克之後,大量消費西德貨品,東德貨品乃宣告滯銷。

東德農民很快就發現他們的產品賣不出去。東德民眾也發現,以同樣的金額可以購買西德
製或其他西方國家所製造的產品,品質往往比東德製品好,而且不用等待,隨時有現貨供
應。除了東西德產品品質差異頗大之外,東德群眾長久受到西德電視台廣告的影響,現在
終於可以購買,也是主要的原因。

東西德馬克的兌換,除了造成東德商品喪失市場外,另一個重大衝擊在於薪資的調整。由
於薪資與退休金採1東德馬克兌換1西德馬克,東德企業的負擔在一夕之間倍增。更嚴重的
是,東西德統一之後所出現的薪資調漲,使東部的企業愈發難以負擔。

1990年全德大選迫近時,柯爾政府提出五年內德東薪資水準跟上德西的保證。從「國家條
約」生效(1990年7月),到東西德統一之際(1990年10 月),東部的薪資已從西部薪資
的30%上漲到38%;1991年初,上漲到50%;1992年底已經到了65%。從國際上來比較,德東
的薪資比鄰近的捷克與斯洛伐克的薪資貴10倍,對於外資與西德資金缺乏吸引力。

戰後的西德,薪資的調整問題是由整個產業界的資方代表與工會代表議價而達成妥協的。
統一之後,這套遊戲規則也被搬到德東來。在聯邦政府的私有化政策與貨幣聯盟的衝擊之
下,德東的工業化受到相當大的衝擊,舊有大型企業被解組成許多中小型企業,其相當部
分產業甚至必須停止運作。

整個產業界的紛亂,導致德東欠缺有資源又有效率的業界代表,足以與工會抗衡議價。其
結果,1991年勞資雙方協議的結果,雖然勞動的效率不高,薪資卻必須大幅成長。其結果
當然反應到德東產品的成本上,削弱德東產業界的競爭力。這樣的勞資結構,降低了許多
投資者對於到德東經營中小企業的意願。其結果,德東的投資條件變得極差。

貨幣的過份高估與薪資不合理的調整,導致德東的產能受到很大的傷害。關於「國家條約
」簽定前東西德產值的比例,德意志銀行評估為50%,OECD評估為 33%,事後發現東部的
農業產值約為西部的50%,但機械業和交通業則只有20%。1992年夏季(東西德統一後未滿
兩年),東部的產值已經折損了將近三分之二。即使在1928年到1933年的大蕭條期間,也
從來沒有這麼嚴重過。

德國聯邦政府面對各方的批評與責難,主要是以西德1960年代經濟奇蹟的成功經驗來自我
辯護:歐哈德(Ludwig Erhard)於1948年於西方佔領區進行過貨幣改革,奠定了日後經
濟奇蹟的基礎。然而批評者指出,東西德統一後的德東重建與當年西德從廢墟中重建有本
質上的不同。西德前總理施密特(Helmut Schmidt)指出,當年歐哈德所主導的貨幣改革
是逐步進行的,而不是一次到位的。再者,當年西德人士無論資方或勞方,都是在廢墟中
面對同樣的困難條件;而德東重建時,德西的競爭者卻比德東企業具有優勢。

前東德莫德洛政府的部長會議副主席盧夫特則指出,1948年的西方佔領區,基本上還是私
有制,可以與戰前德國的經濟結構接軌的;而1990年的東德,卻是社會主義體制,必須經
過徹底改革。再者,1948年許多高素質的勞動人口回流到西方佔領區;1990年的東德,卻
面對技術人才嚴重流失到西德的問題。

對德東人士而言,倒不是各方面的批評內容如何,而是東西德統一後經過柯爾和施洛德(
Gerhard Schröder)兩任總理的任期,乃至如今梅克爾總理(Angela Merkel)上任後,
當年柯爾總理所承諾的第二次德國經濟奇蹟都還沒有發生,以經濟奇蹟來合理化貨幣改革
所帶來的「陣痛」,顯然難以成立。

貨幣聯盟當然不是沒有優點。其最主要的優點,是帶給德東穩定的貨幣,降低通貨膨脹的
壓力。直到東西德統一前夕,西德馬克作為世界上最強勢的貨幣之一已經有數十年的歷史
。引進西德馬克,使德東擁有其他東歐及獨立國協國家所沒有的幣值穩定與信用,而其他
東歐和獨立國協國家的貨幣,卻還要經過許多年,才逐漸穩定下來。

如果沒有西德馬克的支撐,以當年東德的財政狀況,恐怕難以維持金融穩定。事實上,前
東德莫德洛政府與西德社會民主黨都期待,能夠先建立東西德馬克的兌換機制。他們的主
張與柯爾政府政策之間的差異,在於東西德馬克的匯率與實行的速度。

一言以蔽之,貨幣聯盟的影響非常的深遠,一方面帶給德東貨幣穩定的優勢,在另一方面
,卻也對德東的經濟與社會造成了許多嚴重的衝擊。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6 東德人成二等公民                       
 時間  Sat Oct  2 21:52:50 2010                                              
───────────────────────────────────────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541
新頭殼newtalk 2010.10.02 洪聖斐/報導

東西德統一的結果,使東德人民淪為二等公民,這主要是私有化政策與整肅菁英政策的結
果。

私有化政策

「國家條約」不但規定了東西德馬克的兌換,也規範了東德往後的經濟改革方針朝私有化
進行。

1990年5月18日,東西德簽定「國家條約」,規定東德必須將企業結構加以調整,推動私
有化。在政權交替之前,莫德洛政府曾經成立一個「託管局」來管理東德的黨國產業。6
月17日,東德人民議院即通過「人民所有制財產私有化和重新組織法」,賦予託管局將黨
國企業私有化的任務。「統一條約」再次確立託管局應在統一後繼續主導私有化工作。

託管局接收東德所有的黨國企業,成為史上最龐大的事業單位。下轄八千家企業、四萬五
千家工廠,以及兩萬家餐廳及農舍,近兩千所藥局,四百家旅館,數目可觀的戲院,和電
力、水利、交通系統。此外,還包含各黨派(主要是社會主義統一黨)的財產,包含地產
、房舍、企業,以及現金等約一百億馬克的資產。員工數高達四百萬,佔東德總就業人口
的46%。

根據「人民所有制財產私有化和重新組織法」的規定,託管局有三個任務:透過將企業單
位出售來達成私有化(Privatisierung)、對於無法立刻私有化的企業,則提升其效率與
競爭力予以整頓(Sanierung)、對於無法整頓的企業或部門則加以歇業(Stillegung)
。託管局總裁羅偉得曾於 1991年3月27日發函給局內人員,訂定三項任務的優先順序:先
追求私有化,其次整頓,最後才是歇業。聯邦政府的財政部與經濟部對於私有化與整頓兩
者孰先孰後曾經有不同的主張。經濟部主張先整頓再私有化,但是這個方案需要先投入大
量的資金,對當時財政已經很困窘的聯邦政府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財政部則主張先私有
化再整頓,以私有化來推動整頓,但代價是難免造成眾多企業歇業與大量裁員。由於託管
局主要歸財政部督導,乃採用財政部的主張,希望透過私有化來達成整頓,也就是將整頓
相關企業的主要責任,交付給買主,而不是由託管局自行來承擔。

透過私有化來進行整頓,背後的邏輯是企業的買主會比託管局的官僚有更強烈的獲利動機
,更能擬定與執行有效的整頓策略。況且,買主的經營方向若與託管局事前的投資方向有
所不同,將會造成託管局方面資源的浪費。

由於託管局將整頓企業的主要責任寄望於買主在私有化後自行去推動。在將這些企業私有
化前,託管局所做的整頓工作,重點放在清償舊債與更換經理階層。

面對轄下企業普遍不具競爭力的問題,託管局以延攬人才進入這些企業的管理委員會、董
事會與經理階層為第一要務。託管局高層有計畫地引進大量德西人士前來德東協助經營。
託管局於1990年3月成立時,編制僅600名,絕大多為德東人士;自東西德統一後,該局大
量從德西招募人才,到1991年6月,2,722 名員工中有四分之三來自德西。託管局更希望
德西專業人士來協助轄下企業,改變經營的觀念。自1990年9月至1991年7月,共有1,400
位德東經理人被迫去職。其中500位是因為管理委員會或董事會改組而去職,400位是因為
曾經為國家安全部(Stasi)擔任密探等政治因素去職,100位是因為貪瀆或其他犯罪行為而
去職,其他將近400位去職原因則不詳。取而代之的,是大批受邀前往東部工作的德西專
業經理人,依照託管局的構想,共需12,000位執行長、30,000位董事會成員。造成德西人
主導德東經濟的現象。

乍看之下,託管局私有化的成績相當可觀。然而,進一步分析卻發現,這些數據讓人忽略
一些問題。起初,託管局轄下約有8,000家企業,但大多規模龐大,不容易找到買主,託
管局乃於1991年4月,聯邦政府通過「託管局管理企業分割法」之後,將這些企業加以拆
解,先將容易出售、有利潤的部分單位私有化。這些被私有化的單位往往是資本額較小、
員工較少的中小企業,從數量上來看固然可觀,然而總合起來規模其實不大。這些單位,
又往往是原先整個大型企業體的精華部門。一經分割出去,剩下的主體往往難以存活,不
是面臨倒閉的命運,就是必須倚賴政府的補助苟延殘喘。論者批評此種分割後再私有化的
策略為「割除精肉的私有化」,認為是造成德東企業私有化後所面臨的「產業瓦解」的主
要原因之一。

到了託管局後期,剩下來的企業已經越來越難找到買主。數量雖然看起來不多,但其中不
乏前東德時期的核心企業,如光學、機械、造船業等。由於這些企業所雇用的人數龐大,
如果任由他們倒閉,衝擊將非常深遠。1993年6月,聯邦政府採取干預政策,對於這些核
心部門提供高額的補助。

這套政策對於拯救失業卻未必見得有功效。道氏化學(Dow Chemical)聘用1,800位員工,
每個職位得到政府一百二十萬歐元的補助款,對其工廠所在地的薩克森-安哈邦(
Sachsen-Anhalt)高達20%的失業率卻並無助益。耶拿的蔡斯公司(Zeiss Jena)是前東
德少數的高科技公司。當營運不如理想時,來自德西的公司高層的解決之道竟是將耶拿地
區的工廠歇業,遣散耶拿地區的所有工作人員。更有甚者,法商Elf在取得德國政府與歐
盟兩百五十億歐元的補助款之後,竟然是拿來充作給柯爾的政治獻金。

託管局在不到五年的時間內,已經大致完成私有化的工作。速度之快,遠超過東歐與獨立
國協各後共國家。然而,其所造成的問題也不容忽視。

託管局先私有化再整頓、將整頓的任務交給買主的策略,使許多事業在私有化前未能進行
必要的內部改革,不利於企業在私有化之後的競爭力。因此在私有化之後,泰半仍需要向
政府部門尋求補助。根據德國經濟研究院(DIW)的研究,這些私有化後的企業一般年虧絀
達年營業額的30%。託管局在企業私有化之後,缺乏後續調查、管理與協助,任由企業自
行運作。結果導致許多企業在私有化之後倒閉。到1992年7月,私有化的企業有4,590家,
其中就有351家倒閉,比例相當驚人。

私有化的結果,雖然有少數的企業被外資所購買,但絕大多數的買主來自德西。託管局絕
大多數員工來自德西,對德西的企業家較為熟識也較為信任,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託管
局轄下企業在私有化之後,高達90%成為西德買主的子公司。這些德西資金企業大量從西
部進口物資,不願向其他德東企業購買,也是導致德東產業崩潰的原因之一。


更重要的衝擊在這些德西經理人是德東企業大量裁員的執行者。「託管局」剛接手前東德
政權黨國企業時有將近400萬的員工,私有化後買主總共只承諾150萬名的職位。在東德時
期,充分就業與職位保障是人們習以為常的。1990年,東部的選民之所以支持統一,除了
國族主義的情緒外,最主要的目的還是希望能夠改善本身的生活條件。東西德統一之後,
在德西人主導的私有化政策下,將企業私有化給德西的資本家,卻造成上百萬的德東人失
業,這難免會造成極其嚴重的認同問題。1991年4月1 日,託管局總裁Detlev Rohwedder
於自宅被左翼激進份子刺殺身亡,一般咸信是因為當時託管局計畫將Interflug航空公司
以及Wartburg汽車廠等德東最重要的公司歇業,引發德東人士憤怒與失業恐慌所致。

除了大量裁員的問題,西德資金公司的結構,也讓德東人倍感壓力(詳下表)。由於絕大
部分的主管由德西人擔任,德東人大部分只能擔任次級幹部與員工,彼此的身份差距,觸
動長久受社會主義政黨統治的德東人民的一條很敏感神經,感覺到這簡直是「階級衝突」
。「次等公民」與「殖民地化」的概念乃油然而生,是東西德雖然在政治上早已統一,迄
今卻未能真正統合的主要原因。

表4.4.2 統一後東邊「新進諸邦」的人事結構

從西部各邦來的(原西德人) 東部各邦在地人(原東德人)
員工 31% 69%
幹部 59% 41%
部門主管 81% 19%
公司負責人100% 0%

資料來源:Andrej Holm,"Kolonie DDR–Zur ökonomischen Lage in Ostdeutschland",
Telegraph (1/1998) http://www.ostpage.de/991206.htm

整肅東德菁英

由於統一之際,東德的政治團體已經被西德的政治團體取而代之,在許多重大的決策過程
中,都可以看見西德立場主導的傾向。其中一個很重要的例子是人事問題。

在東德政權體制下,公教人員有終身任用制,而且必須服從黨組織的領導。在執行公務時
,德東公教人員經常被要求要採取「社會主義的道德原則」。統一之後,這樣的背景成為
許多公務人員離職的因素。

由於前東德採取「充分就業」,而不以工作效率為主要考量,其公教人員的結構乃比西德
龐大,冗員與閒雜機關較多。「統一條約」第十三條賦予德國聯邦及各邦政府「接管或處
置」各個行政機關。「統一條約」附件一第十九章(A)包含「前東德公務員法律地位之
特別規定」,則包含幾個非常重要的原則。

首先是前東德的機關有由聯邦接管者,亦有由聯邦解散、整併者。為聯邦所處置者,其工
作人員之工作關係自處置之日起中斷。中斷期間,工作人員有權連續六個月(超過五十歲
者期限為九個月)按月支領待職金,其數額為最後六個月每月平均薪資的70%,但期間被
鼓勵獎勵進修或轉業。由聯邦接管的機關;其工作人員因 (1)專業資格或個人才能不足而
不符合要求;(2)任職單位不需要;(3)原工作單位遭解散、收編或結構上之重大變化,無
法留用或另行任用等三個因素,得以加以解職。因後面兩項因素而遭解職者,可以給予過
渡金,給付數額與時間與被處置者同。

根據這個特別規定,大量前東德的機構被裁撤,約有六萬公職人員被迫停職、接受職業訓
練,等待接受重新評估後再度任職。由於此舉對德東社會衝擊實在太大,乃有異議者向德
國聯邦憲法法庭提出告訴,主張聯邦政府對他們的處置侵犯了基本法第12條所賦予職業選
擇自由,以及基本法第14條所保障的財產權。憲法法庭的裁決著重在「比例原則」:一方
面冗員必需加以裁撤,國家財政負擔才不至於惡化;另一方面該特別規定也保障了被解職
的人有接受再教育的機會,以及半年以上的待職金,因此這個特別規定是合憲的。然而,
殘障人士以及年紀較大的人士因為難以再就業,唯有在其於公務系統覓得一個具有前瞻性
的新職務時,方得以加以解職。而孕婦與育有嬰兒的母親更是受到基本法的保障,不得予
以解職。

服務單位未被裁撤的德東公職人員,則必須面對為期三年的考核,方能取得終身任用的公
務員保障。考核的主要指標除了專業表現與個人的適格外,還有其過去在前東德政權時期
,是否有侵犯人權的問題。

根據「前東德公務員法律地位之特別規定」第五條,工作人員若有以下狀況,足以認為工
作關係之繼續令人無法忍受者,為有重大理由,得立即加以解除:(一)違反人道或法治
國原則者;(二)曾為原國家安全部或國家安全局工作者。

關於對人權的侵犯,可以有很寬廣的解釋。有公職人員因在統一之前,拒絕人民離開前東
德的申請,並且啟動一些懲罰性的機制,導致該申請者最終喪失工作機會,而被判定為侵
犯1948年的「人權宣言」中所賦予每個個人「離開任何國家,包含其母國」的權利。

至於「前東德公務員法律地位之特別規定」第五條第二款所規範的「曾為原國家安全部或
國家安全局工作者」,更是導致前東德公教人員大量被迫離職的主要因素。以洪堡德大學
校長Heinrich Fink為例,雖然國家安全部的官員出庭作證時均否認他曾經為該部工作,
上訴法庭仍採信政府部門從國家安全局的檔案資料所找出來的證據,駁回了他的上訴。

而在前東德時期於社會主義統一黨中具有一定位階的政府官員,更面臨清洗的命運。由於
德意志聯邦共和國在冷戰時期,形成以「忠於憲法」作為衡量公務人員是否適格的指標,
用以排除右翼極端主義和共產黨的支持者進入公職體系,統一後這項指標也被沿用來考核
德東的公教人員。柏林邦勞動法庭在柏林市政府解除一位芭蕾舞學校校長的案例中的判決
文點出一個很重要的理由:「對前東德人民而言,眼見替(統一社會)黨機器監視並且壓
制人民的官僚,(於統一後)仍踞於高位,是一件令人無法忍受的事。」一直到1995年,
聯邦憲法法庭才針對以黨職來解除公職的作法做出判決,認為統一條約中,只有針對與國
家安全部合作,以及侵犯人權者明確加以排除,其他的公職人員應受到保障,不能只憑一
個人的黨職,就將之驅逐於公職之外,個人行為是否有侵犯人權,才是解除公職與否的準
據。

德東人事清洗,成為統一後的最被詬病的措施之一。前東德的統治菁英被迫離開工作崗位
,取而代之的是來自德西的官僚。1992年中,已經有8,400人西德官僚前來德東各邦填補
空缺,他們大多擔任主管級職缺。以勃蘭登堡邦為例,52%的高階文官來自德西,在幾個
重要部門,德西人所佔的比例更是出奇的更高:邦總理府73%、法務部72%、財政部67%。
由於德東各邦沒有社會主義統一黨背景的政治人物,泰半在統一前並無行政經驗,必需倚
重官僚結構。而官僚的骨幹卻是由德西人士構成。在政治上,造成了「外人作主(
Fremdbestimmiung)」的問題。

同樣的問題,也發生在教育界。德東各邦將裁撤閒雜機構的概念運用到大學院校。本來的
目的是將馬列主義學系永久裁撤,實際上卻被運用來裁撤諸如經濟學系、歷史學系、法律
學系、教育學系、哲學系等學系,將教師解聘後,再重新開設,以引進新的師資(通常是
德西人士)。各邦政府的理由是,這些學系與社會主義政權的意識形態牽扯不清。然而,
各邦之所以採取這樣的手段,主要卻是受到德西的科學委員會(Wissenschaftsrat)有關
徹底改革的建議所致。除了柏林洪堡德大學的教授們曾經向行政法庭提出行政訴訟並且勝
訴,得以繼續在該大學擔任教職外,其他德東大學的經濟、歷史、法律、教育、哲學等學
系都被成功地裁撤,以德西教師取而代之。

除了這些學系的教師之外,所有的大學教師都必須接受考核,重點內容為其專業表現、過
去的政治問題,以及是否為學校所需用之人才。審查委員泰半是德西人士。在德東教授接
受考核的同時,許多德西教授也到德東來尋找新的工作機會。雖然部分德東大學教授歷經
考核後有機會被續聘,但卻未必能夠與他們來自德西地區的同儕一樣,取得終身任用的資
格,大多只能獲得短期契約。單單薩克森-安哈一個邦,就有三千多個大學教職人員失去
工作。而東柏林更成為高等教育失業人員最多的城市。於是乎在德東的教育界,也是由德
西人領導德東人。

同樣的狀態,也發生在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的師資上。由於德東的小班教育比德西的規模
還要小,統一之後效法德西模式,將班級合併、裁撤掉一些學校,無可避免地也反應在師
資的裁減。在某些地區,中小學教師被迫離職的比例甚至高達70%。

二等公民

統一之後,德西人士大舉東來,無論在司法界、教育界、輿論界、服務業、以及公務、行
政體系上,無不佔有主導指揮的地位,而德東人士則屈居在下。情況頗似1945年以後的台
灣。


 作者  loed ()                                                       看板  IA
 標題  [新聞] 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7 如何評價成敗得失                       
 時間  Sun Oct  3 19:45:09 2010                                              
───────────────────────────────────────

標題:兩德統一20週年系列報導7 如何評價成敗得失


新聞來源: (須有正確連結) http://newtalk.tw/news_read.php?oid=8554

新頭殼newtalk 2010.10.03 洪聖斐/專題報導

今天是兩德統一20週年紀念日。對於這20年來的成敗得失要如何分析,端視評論者的立足
點與切入點而定。

迄今為止,討論兩德統一問題,主要有3種切入點:從「德國問題」切入、從後共「轉型
」的角度切入,以及從「整合」的角度切入。

「德國問題」(die Deutsche Frage)有廣義跟狹義兩個層面:廣義的「德國問題」包含
德國的強弱與歐洲外交界傳統的「權力平衡」概念、德國的主權與疆界問題、兩德之間的
互動,以及美、英、法、蘇4強與2個德國的關係等。狹義的「德國問題」則是主要指德國
統一問題。絕大部份非德國裔的學者專家(包含台灣學者在內)研究東西德統一時,是由
這個角度切入而加以發揮的,他們關心的重點是,西德如何成功地統一了東德。

從後共「轉型」的角度切入者,注意到東德是社會主義國家的一員。這個地區在統一後的
所面臨的轉型(transformation),無疑也應屬於東歐各國在後社會主義(post-socialism
)時期轉型到資本主義研究的一部份。

從轉型的角度切入探討東西德統一,背後有幾點基本假設。首先,「轉型(
transformation)」 這個概念意味著從一種型式,轉變到另一種型式:從東歐/東德的社
會主義體制,轉變到西方/西德的市場經濟與民主體制;是將過去的體制拋棄,改採新的
體制。其次,「轉型」所牽涉到的是整個體制,包含社會、政治與經濟,是一種徹底的體
制更張。

這個概念本身具有價值判斷,即「轉型」是好的,而且是必要的;之所以需要轉型,是因
為原來的體制不好。西方的體制被視為一種「藍圖」;東歐/東德的轉型是一種「補修的
現代化過程(nachholende Modernisierung)」。在這種思維邏輯下,全盤西(德)化是
不可避免的;而對外力因素(如西德在轉型過程中的主導)的注重,也使得(東德社會的
)內在因素較受忽略。大部份的西德學者是從這個角度看待兩德統一問題。

從「整合」的角度切入者注意到東西德統一後,雙方有許多不融洽的現象。

起初,論者多以為等到陣痛期過了,問題自然就會解決。然而隨著時間拖久,這些現象仍
然存在,遂引起學者的注意。

約從1991年起,以往盛行的「轉型」研究開始受到批判與質疑。西德政治制度不再被視為
適用於一切的標準;前東德的社會文化遺緒也不再被認定為一定有害。歷史面向受到重視
;兩德以往的政治制度被視為重要的討論因素。東德學者、極少數的西德學者,以及英美
某些德國研究專家採取此一切入點。

從「德國問題」切入,兩德統一算是成功的。畢竟,德國統一早就在20年前完成了,這20
年來,也沒有其他國家對此提出反對意見。從後共「轉型」的角度切入,兩德統一也算是
成功的,因為是以西德的制度套到東德故土,東德人一樣遵守西德的法治、參與民主選舉
,並且加入市場經濟運作當中,儘管失業率居高不下,但德國的社會福利,老實說也算是
很完善的。

然而,從「整合」的角度切入,兩德統一的利弊得失,就難說得很清楚。政治經濟體制上
的統一,條約一旦簽字生效就算完成;但長期分開、政治信仰和社會價值觀截然不同的兩
群人,能否融合產生共同體的概念,也許得要花上一個世代的時間才有可能。

東德學者的「殖民地化論述」,證明兩德整合之路還非常漫長。他們將兩德統一的過程,
視為德西人士將德東變成殖民地的過程。其意涵為:德東的經濟結構被摧毀、經濟資源被
剝削、政治菁英與知識分子被驅逐於公職之外、人民好不容易興起的認同被瓦解。事實上
,德東的菁英不但在任公職上遭遇困難,在企業體中也只能扮演次要的角色,取而代之的
是從德西前來的專業人員。

「殖民地化論述」主張,統一之際,德東多數民意之所以支持將德意志聯邦共和國的體制
移植到德東來,無非是冀望能夠引進一套有效的經濟體制,以及有功能的民主體制;然而
,這套體制在統一之後,立即而明顯的效果卻是,德東經濟的蕭條,以及德西人士在各種
組織中取得主導性的地位,妨礙了德東社會民主化的落實。

雖然聯邦政府與德西各邦每年提供德東鉅額的補助,但因重建德東的相關法規普遍對德西
人士與組織較為有利,德西人士在德東社會居於決策者與執行者的地位,許多對德東不利
的現象,很容易被過度簡化為德西人士刻意造成的結果。

與這套論述息息相關的,是「二等公民」的感受。早在1993年,前東德最後一任部長會議
主席(總理)德麥齊爾(Lothar de Maizière)就曾針對德東人士與德西人士同工不同
酬的現象(同樣的工作,德東人士的薪資水準只有德西人士的80%),發出德東人民淪為
「二等公民」的感慨。

2000年,德麥齊爾回顧兩德統一10年後的德東發展時表示,因為當時急著趁戈巴契夫還在
任時進行統一,許多應該由東德政府自己處理的問題都交給了西德政府,這也是為何後來
會讓德東人士產生自己是「二等公民」的主要原因。這個問題普遍影響德東人士的自我認
同。

統一10年後,有幾份調查顯示,約有一半的東德受訪者覺得自己是「二等公民」。統一15
年後,另外一份調查顯示,有75 % 的東德受訪者認為自己是「二等公民」。兩年前,這
個比例攀升到80%。

統一後,德東人民興起自己的「東德意識」,將德西體制轉移視為「殖民地化」,覺得自
己被德西人士貶抑成「二等公民」的感受,一道無形的「心中的柏林圍牆(die Mauer in
Kopf)」逐漸阻隔於德東與德西人民之間。

1995年,67%的德東受訪者認為這道「心中的柏林圍牆」越來越高。德東人士與德西人士
互相蔑稱對方為「西方佬(Wesis)」與「東方佬(Osis)」。根據一份調查報告顯示:21%的
受訪者希望能重新築起柏林圍牆。

柏林圍牆早在1989年就倒塌了,但是一道無形的「鐵幕」仍然分隔著德東和德西人,從談
戀愛、薪水到文化,過去的東德人和西德人至今仍然徑渭分明。

以柏林為例,東柏林人和西柏林人通婚的比例,平均一年只有2%,這個數字反映了來自前
東德和前西德民眾,在兩德統一20年後,彼此格格不入仍然存在,對過去的兩德人來說,
冷戰結束,取而代之的是冷漠,來自兩個不同背景的德國人少有熱情,多的是偏見。

有些人會問,兩德統一後,德東人格格不入的現象,到了下一代應該就可以解決了。然而
德東社會年輕人對於極端右翼政黨的支持率,以及參與暴力攻擊外國人的比率,都遠高於
德西同年齡的人,令人很難對他們成長以後會融入德西人所建立的主流社會價值感到樂觀


這些人成長的過程中,遇到的是將近1/5的長輩失業,許多人都在懷念從前東德那個充分
就業的時代。德東的青少年普遍有被拋棄與被欺騙的挫折感,於是有一部分的年輕人選擇
採取激進的反體制路線。這些青少年多半未成年,而且多半沒有接受到良好的教育,他們
的問題不會在短期間內改善。時間是否能成為兩德社會的黏著劑,實在是未竟之天。
當然,不是每一個德東人都自認為是受害者;現任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ika Merkel)女
士就是德東人。她最近才表示,兩德統一是非常成功的。

一如許多外來統治集團,前總理柯爾也培植了一些德東人士。柯爾因為醜聞而失去在基督
民主聯盟的領導地位後,梅克爾接了他的黨主席位置,但2002年大選時卻沒辦成為總理候
選人,而必須由基民盟的友黨基督社會聯盟主席史托伯(Edmund Stoiber)領軍。史托伯失
敗後,梅克爾才真正成為基民盟和基社盟的首選。

不少人會問德東人:你們現在生活水準比當年好很多,又非常的自由,有什麼好不滿的?
德東人也會說:當二等公民有什麼好?


統一的結果,真正獲利的是德西的菁英階層。連德國社會民主黨前黨魁普拉策克
(Matthias Platzeck)在8月底接受《明鏡雜誌》(Spiegel)專訪時都忍不住要說,這根本
就是「併吞」(Anschluss),一點都不值得慶祝!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80.176.106.219
推 yboa:大哥有47頁呢                                               11/27 02:13
推 kutkin:請畫重點                                                 11/27 02:14
→ BDG:真的很像德奧合併  東德是以下面的幾邦的名義併入聯邦德國      11/27 02:14
推 xoorz:閱讀進度1%....                                            11/27 02:16
推 anstary:受教                                                    11/27 02:18
推 rifurdoma:受教了                                                11/27 02:25
→ pplok:給end看,結論西德爽歪歪東德人感覺被歧視,寧願回到以前     11/27 02:41
推 preich:沒看完 XD  還是推                                        11/27 02:44
→ pplok:東德人要在工作發展上會受到西德人事影響,不易升遷          11/27 02:44
→ pplok:所以東德仁德心態就和鄉民一樣,同樣台灣分成天龍人和平民    11/27 02:45
→ pplok:社會資源大部分為西德人把持比較高比率                      11/27 02:46
推 waneslacakus:八卦是德國現在公債也快賣不出去了 歐洲有趣了        11/27 03:08
推 timtim01:這篇應該M的 很清楚 看了10多分鐘                        11/27 03:14
推 tryit0902:我竟然看完了@@                                        11/27 03:32
推 tchavelier:.                                                    11/27 04:05
推 bombinkfc:超棒的一篇文章!                                      11/27 06:12
推 EllaElla:那為什麼兩個中國不能並存?兩德、兩韓就可以,兩中不行?  11/27 06:14
→ EllaElla:我們有這麼爛的外交部,難怪只有被打趴、瞧不起的份       11/27 06:15
推 strange:好文推一個~                                             11/27 07:40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本資料庫並非第一手資料.如果你有對文章作者的詢問,意見與需求,請自行找尋文章作者並提供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