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11日 星期二

一個生活小故事若是虛構的,會立刻失去它的價值嗎

作者: ballII (ballII) 站內: MenTalk
標題: Re: 從小就對你灌輸"你很帥"的父母親
時間: Tue Jun 23 18:04:03 2009

※ 引述《NoPTT (沒有PTT)》之銘言:
:                       別人是以你看待自己的方式看待你
: 美國科研人員進行過一項有趣的心理學實驗,名曰「傷痕實驗」。
: 他們向參與其中的志願者宣稱,
: 該實驗旨在觀察人們對身體有缺陷的陌生人作何反應,
: 尤其是面部有傷痕的人。每位志願者都被安排在沒有鏡子的小房間裡,
: ( 出處:人間福報,作者:葦笛)
(恕刪)

這個「傷痕實驗」的故事出自 Still More Hot Illustrations for Youth Talks 一書,
http://www.wctl.org/index.php?q=media/podcasts/powerup-devotion-page&vid=3488
根據原故事內容,該實驗受試者只有 10 人。

然而更重要的是:
這整個故事,應該是虛構的。

(並非貶意,請繼續看下去。)

該書作者 Wayne Rice 是一個傳教士,
Google Books 上有該書第一集 Hot Illustrations for Youth Talks 的試閱:
http://tinyurl.com/m7vfjs
其中第 16 頁:

    Few of the illustrations in this book actually happened.
    (大部分的故事都沒真實發生過。)

有趣的是,這序言還提到「耶穌說的故事大部分是虛構的,而很多人為此感到驚訝」,
也提到有個牧師把別人的故事說成發生在自己身上,結果差點在信眾面前鬧雙胞。


那麼,我也來講一個故事(以前在別的地方寫過):


一天,一個窮苦的男孩挨家挨戶推銷貨物,
他的學費完全靠這些微薄所得。
摸著口袋裡僅剩的一角錢,
他下定決心:下一家,就下一家,我得開口向下一家要些食物來吃。

結果,下一家門一開,他的神經就斷了,
因為他看到一個可愛的少女出現在門內。

「你好,能否給我……」先前就下定決心要講的話卻嚥了回去,
「……一杯水?我……我口渴了。」

心細的女孩察覺男孩的飢餓,她返身回屋內,
取來一大杯牛奶給男孩。
男孩捧著杯子,喝得很慢很珍惜,
他小心開口:我欠你多少?

「你什麼都不欠我,」女孩答,「媽媽說,善良是不求回報的。」


霍沃,這個幾分鐘前幾乎要放棄人生的男孩,就此重新站起。


許多年後,女孩得了罕見重症,
地方醫生束手無策,將她轉到專業醫療中心。
而霍沃正是醫療團隊的一員。
會診廳裡,女孩病歷上的名字與住處出現在他眼前,
他倏的站起,直奔病房,
身穿白袍的他,一眼就認出了她。

接下來的漫長時日裡,他對她的照顧無微不至,
盡其所能由病魔手中將她拯救出來。

終於,戰役獲勝。


那天,霍沃從結帳人員手中攔截下女孩的帳單,在上頭寫了幾個字。
帳單最終送至女孩病房時,女孩一顆心懸到喉頭,
因為她知道:待會映入眼簾的數字即將花費她一生來償還。

可是,她看到一行手寫字橫跨了整頁紙:


「本帳單已以一杯牛奶付清。

(簽字)霍沃凱利」



病房裡,一個熱淚盈眶的女孩,
禱祝的雙手靠在澎湃的心胸前,
她知道自己握到了傳播於人間最可貴的緣份與福份。





故事結束。那麼,它究竟是真的還是假的呢?
如果你查 snope.com :
http://www.snopes.com/glurge/milk.asp

    The Milk of Human Kindness

    Glurge:   A doctor operated for free on a girl who years earlier
              had given him a glass of milk.

    Status:   True (真的)

    (然後框框裡的故事的就如上面所述。)



霍沃的故事數度出現在福音勵志書籍裡:

Ruth Fishel's 2004 Living Light as a Feather:
How to Find Joy in Every Day and a Purpose in Every Problem

Viola Walden's 1994 Pardon the Mess:
A Collection of Family-Building Thoughts

Benjamin Blech's 2003 Taking Stock:
A Spiritual Guide to Rising Above Life's Financial Ups and Downs

John Mark Templeton's 2002 Wisdom From World Religions:
Pathways Towards Heaven on Earth

所以,福音書也是有真實故事的。
只不過,故事被改編了一點點……


霍沃凱利(1858-1943)醫師是真實人物。
他是優秀的婦科專家,也是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創辦人之一。

他年輕的時候,的確接受過一杯牛奶,
贈與他牛奶的女孩,的確在後來成為他的病患。

然而,以下是真相:

1. 他很有錢,從來沒有餓到剩下一角錢過。
   那天,他真的是因為口渴才跑到女孩家。
   當時的他只是一個拜訪鄉村的旅人。

2. 女孩的病應該沒有很「重」,也沒有很「罕見」。

3. 霍沃凱利醫師真的勾銷了她的帳單,
   而且那精彩的一句「Paid in full with one glass of milk」也是真的。
   不過,
   每四個霍沃凱利的病患裡,就有三個人的帳單被霍沃勾銷。
   霍沃所訂的醫療費超高,曾受醫界不少指責,但他只向支付得起的病患收費。
   霍沃對貧窮病患分文不取。


所以,這個故事的原貌,
並不是「把愛傳出去最後傳回自己」那種情節。

該恩惠的成立,說是源自類似黑傑克的收費標準,反而還比較恰當。




我不知道各位怎麼想。
一個生活小故事若是虛構的,會立刻失去它的價值嗎?
之前「傷疤實驗」的故事一出,便有幾位網友稱讚故事動人、有意義。
是的,我覺得故事的價值一直存在,
重點是說書者與聽眾的默契在哪裡。

我不是基督徒,
我很好奇:當牧師說故事時,
教堂裡的信眾都對「很多故事是虛構的」心照不宣嗎?
這些虛構故事的價值,在於傳遞真實的價值觀與信念,
但過度美化的情節,是否會讓不明所以的聽眾瓊瑤化?


我並不認為一個牧師必須每次都在開頭說
「我要講一個故事……不過我先說,我的故事是假的喔~」
說真的,這實在太焚琴煮鶴,
所以,反求諸己——我看帶故事裡的每一個人類,就像看待寓言裡的狐狸或醜小鴨一樣,
興味是真的,感動是真的,
故事本身,卻不須為它預設真假。


當李家同被爆他寫的故事很多都是假的,
網友一下子哀鴻遍野,說「欺騙我的感情」、「把自己裝作大善人」等等。
其實,早在之前,
李家同就曾在著作序言裡聲明「部份故事為虛構」(只不過很多人不看序),
而之後他接受採訪時說:
他的故事雖然是假的,但只要讓人覺得溫馨,讓人興起正面的念頭,
那麼他的故事就是好故事。

真八股的答案,對不對?
但他的答案我卻完全同意。

因為,我太安全了,
他的故事,我從來沒有當真過。

也沒有當假過。


這是難得一點浪漫的因子,再配上清晰的頭腦。
我清楚知道這世界是灰色的,但我從不認為人類必須被這個灰色世界吃死。
我覺得,懷疑每一個故事,同時竟可以深深被故事感動,
這種能力,
不失為在這世上安全又快樂的活下去的方法。

(這不是鄉愿,
這還要再更複雜、或更簡單一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68.84.30.8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本資料庫並非第一手資料.如果你有對文章作者的詢問,意見與需求,請自行找尋文章作者並提供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