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2月14日 星期四

中國古代是 姓+氏+名+字 2

作者: impph (煥黯) 看板: Gossiping
標題: Re: [問卦] 有沒有"姓"名是女生的八卦
時間: Thu Feb  7 00:04:13 2013

恰巧作上古史,這篇大致正確,這裡只補充一點問題。

※ 引述《aliconcon (阿里空空)》之銘言:
: ※ 引述《ericverynice (憲仔)》之銘言:
: : 中國文字博大精深
: : 想請問為什麼姓名的"姓"要用"女"字旁呢?
: : 自古不是重男輕女嗎?雖然現在名主社會已平等
: : 有沒有"姓"名的八卦
: 這個讓本佛來告訴你
: 中國古代是 姓+氏+名+字
: 姓:以孔子為例,他是商朝後裔,商天子姓「子」,所以孔子也姓「子」。
: 氏:為了有別於姓「子」的其他族裔,因此另會命「氏」。孔子就是「孔氏」。
: 名:以孔子為例,他名「丘」
: 字:以孔子為例,他字「仲尼」,和他的名有相關。「仲」代表孔子是老二。
:     「尼」和「丘」則是名字有相關聯。因為孔子他老爸在尼丘山求子,
:     才得孔子的。因此名取「丘」,字取「仲尼」,就是這個意思。

沒錯!古代姓、氏是並存的。

但是孔子的例子有點問題。孔子未必姓子,因為

1.子是商王族之姓,孔子雖自認為殷人,但未必是王族。
2.史記中言孔子姓孔,漢代姓氏已混為一,孔有可能是「氏」,但也不排除是姓的可能。


更好的例子商鞅。
姓:姬
氏:公孫、衛、商
名:商

商鞅是衛國公子。衛國是周公之弟康叔之國。周公叫「姬旦」,衛之王族當然姓姬。


與周同血緣的國家有魯、衛、晉、吳,人人都姓姬,那要怎麼分別呢?

於是就有了氏的出現。

商鞅因為是衛國人,所以以「衛」為他的氏。

同時他是衛國公子,也就是衛公之孫,所以有另外一個氏「公孫」。

另外,秦孝公將他封在「商」這個地方,所以又氏「商」。

姓只有一個!而氏可以有好幾個並存。
我們可以叫他商鞅、公孫鞅、衛鞅,任君所選XD




: 英文名:以孔子為例,就叫johnny,因為和「仲尼」諧音。
: 那一定會有人有疑問,有姓了,為何還要有「氏」,
: 本佛回答:姓的繁衍這麼多,所以要靠「氏」來別「貴賤」,這就是「氏」的由來。

氏在古代社會主要是用來「自立門戶」,有點類似現在的企業。

不論是王品、聚、tasty、陶板屋都是「王品集團」


古代的氏主要是封邑名或官名,

簡單來說,就是佔領的地盤或是能實行的權力。

氏的分別作用在編戶齊民(把所有人都納入戶籍)後消失。

原本的作用既不存在,於是姓氏統合為一。時間大概在西元前400~200年。


: 至於女生咧,
: 因為古代女生沒有什麼地位,
: 所以他們不用「氏」,只用「姓」。
: 像不是有「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嗎?
: 廣告裡說「小孟呀,別再哭啦!」
: 這本身就錯惹!!!
: 因為「孟姜女」姓「姜」,沒記載氏,亦無記載名。
: 至於「孟」是什麼意思?代表他是長女啦。
: 所以「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是說「姜姓的大女兒把萬里長城哭到垮」。
: 怎麼會說「小孟」咧。
: 廣告公司超沒素養,
: 沒找本佛去寫文案。
: 至於「姓」為何要女字旁,
: 不就代表惹中國上古是母系社會。
: 當時,子常常不知其父。
: 反正當時的女孩子,被中出後,就生下來,往往不知道爸爸是誰。
: 後來,文明進步了點,
: 才開始替肚子裡的孩子取「姓」,來有別於是誰的種,讓你想賴也賴不掉。


既然不知道爸爸是誰,又要怎麼取姓,此段在胡扯。


姓從女自旁的確有可能跟母系社會有關係,

上文「知其母不知其父」恰恰是母系社會的特質。

姓原本是一整個部族的代稱。遠古部族許多都是母系社會。

比如說殷商先祖契是其母「吞玄鳥卵」而生(野生的蛋不能亂吃XD)
周人的祖先后稷的媽媽有天不小心踩到巨人的腳印。於是懷孕。

很有趣的是,這兩個王朝的始祖都沒有「父親」

很有可能最初是偏近於母系社會。


: 後來一夫一妻制的出現,更是保障醜男、宅男都有中出權,討老婆權。
: 那現在為何醜男、宅男都沒中出權惹??
: 因為生活開放,又不像古代每個女生都要嫁,每個男生都要娶。
: 現代女生一個可以配好幾根(別懷疑,這幾根都是帥的、有錢的)
: 剩下絕大多數的醜、宅,一個都分不到。
: 除非回到古代,
: 帥哥也只能委屈自己一夫一妻(不要和本佛談妾,都叫妾惹還要本佛怎樣),
: 醜宅男爽到,也有一夫一妻。
: 由本佛這個ptt第一國學大師,
: 講解到這裡結束,
: 謝謝各位觀賞。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11.253.174.175
推 ZanFu5566:為什麼要這麼專業呢 給推                               02/07 00:07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本資料庫並非第一手資料.如果你有對文章作者的詢問,意見與需求,請自行找尋文章作者並提供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