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月9日 星期日

差別與批判--御宅的意義與發展

作者: soulcrash () 看板: MenTalk
標題: Re: 敗犬的遠吠
時間: Mon Mar 23 08:58:17 2009

: ※ 引述《smallworld (褲落魔法屎)》之銘言:
: : 台灣一堆三流媒體在那敗犬來敗犬去的
: : 不知道有沒有想這個諺語的深意
台灣媒體99.9%只存在消費行為
他們或許知道諺語的出處(畢竟媒體工作者那麼多,總有幾個看過這本書)
但在台灣媒體制度下,誰管他原來什麼意思
台灣媒體制度總是在創造『話題性』
只要有話題,就可以吸引目光
吸引目光後要怎麼發揮都可以
今天他可以把30歲以上女性貼上『敗犬』標籤(姑且不論其意義是什麼)
明天風向不對了,他也可以搖身一變成為女權主義的擁護者
至於『敗犬』是什麼意義?

不重要

媒體可以通過他們的影響力創造新的意義
你覺得他們會在意嗎?


: : 有沒有想過台灣的集體意識有沒有那麼強?
: : 更好笑的是一堆女人聽到被形容為敗犬就開始歇斯底里
: : 酒井的書內容可是非常的做自己好自在 敗犬只是用來諷刺勝組女性的自嘲之語
: : 台灣的淺碟文化可見一斑
或許原來的詞彙意義不是那麼負面(但還是包含部分負面性對吧?)
但在台灣畢竟文化背景不同
當多數人對這個詞彙產生反感時
我們是不是也可以說『敗犬』在台灣是個負面詞?


※ 引述《zxIrene (咕咕)》之銘言:
:    覺得阿這幾個詞,不知道日本怎麼樣耶
:    但在台灣看到的,常會被扭曲(?)
:    不管是敗犬還是宅,像宅的形容原本不是負面意思
『宅』一直以來就是負面意思
附上小弟以前寫的關於『宅』的考究文章給你參考




                        差別與批判--"御宅"的意義與發展


這篇文章主要是要講解"御宅"的意義。此一詞常被簡稱為"宅",因為這個詞在ACG領域(*
註一)有一段複雜的發展歷史,造就了他有著正面性與負面性的雙重意涵,當不同的人講
這個字會有著截然不同的意義。
由於篇幅太長,考慮到有些人可能不是那麼有興趣,所以此文章直接從結論講起,後面才
加以敘述中間的發展過程,沒空的人可以在看完前面的簡要說明後跳出。


                                 御宅簡述

宅,源於日語"御宅",發音為"O TA KU"。本意指對方的家、對方的家庭,或尊稱對方的
丈夫、公司或組織的意思。比一般的稱呼略帶尊重的意味。

採廣義時寫作"おたく",指對於某些特定題材或領域花費極大的時間與精力研究,因而精
通該領域知識或有相當研究程度的重度愛好者。同時還帶有戲謔這些人常常不修邊幅、對
週遭事物不關心、足不出戶、生活完全只有動漫畫的負面貶低意味。
此派定義源自於中森明夫和大塚英志,故通稱中森大塚派

採狹義時寫作オタク,專指對特定題材或領域有著及強烈的求知慾,進而對該題材或領域
進行調查、分析、收集與研究並累積大量的知識的文化人,是超越Fan、Mania的"文化人
之終極進化型態"。
此派定義源自於岡田斗司夫,稱岡田派。相較於中森大塚派,岡田派否定オタク的負面印
象,強調其求知的慾望、分析整合能力以及深厚的文化素養三方面。

以上所稱"特定題材或領域"以ACG為中心,此外亦包含軍事、電車及鐵路、聲優、偶像、
模型、COSPLAY等等非主流文化。另,近期也常寫作"ヲタク",此時大致上是兩派定義通
用,但較強調"頹廢"與"輕視"的意涵。

在台灣,"御宅"一般被省略為"宅",使用上稱"宅男"或"宅女"。因為語言文化不同,其意
涵是直接望文生義產生的,指"足不出戶的人"。但實際上使用的情況極混亂,通常被誤用
來嘲笑他人頹廢邋遢、不擅交際(有點類似英語的freak、loser),此種混亂情況亦常遭
人詬病。

"御宅"一詞因為有著正面性與負面性的雙重意涵,故並不適合隨口拿來稱呼他人,一般較
適合的使用場合是同為非主流文化愛好者之間的互相稱呼,因為此時常隱含嘲諷"被社會
冠以負面印象"的自己的"自嘲"元素,故較不易引起反感。反倒是此言若出自非此族群或
者不明白此詞意涵的人之口,由於不存在"自嘲"的元素,所以就只是單純的"嘲諷他人",
極易引起他人反感。這種情況就跟黑人之間可以互相叫對方nigger,但是其他人亂叫卻很
有可能被圍毆是同樣道理。



                               御宅發展史簡述

根據《「宅」不「宅」,大有關係!》一文所考據,"御宅"的演變成現代的使用方式起源
於ACG領域,1982年的動畫"超時空要MACROSS"的部分劇中角色喜歡以"おたく"來稱呼他人
。在超時空要塞走紅之後,這個詞就在當時動畫迷之間成為稱呼對方流行口頭用語。

到了1983年,一位名為中森明夫的編輯者首先替おたく貼上了負面的標籤。中森明夫在有
名的美少女漫畫誌《漫畫ブリッコ》1983年6月號的卷尾,連載了以おたく為主題的專欄
─《おたくの研究》,以尖酸的措辭諷刺當時的動畫迷們。在中森明夫的文中,當時動畫
迷的模樣就是"不修邊幅,對於身邊週遭的事物完全不關心,陰暗,缺乏社交性,完全自
我中心的利己主義者,生活中就只有與動畫有關的東西是唯一有生存意義的事情"如此內
容自然引起讀者們強烈不滿,該專欄在連載三期後,被該雜誌當時的總編輯長大塚英志以
"製造差別批判"的理由強制停載,兩人也因此翻臉。
由於相關文章是載於《漫畫ブリッコ》,故"おたく"一詞仍僅在ACG領域流通,真正另此
一詞為日本社會大眾所知,則牽扯到接下來發生的重大刑事案件。

1989年,日本爆發震驚全國的連續幼女誘拐殺害案-"宮崎勤事件"(*註二)。由於警方在兇
手宮崎勤家中搜出大量以幼女或虐待為內容的同人誌與漫畫作品,使得"おたく"一詞在媒
體喧染下迅速成為"預備犯罪者"的代名詞。
其中最有名的媒體渲染事件發生在該年8月,日本TBS電視台的女記者在夏季COMIKE現場指
著會場內的人潮說:"ご覧下さい。ここに10万人の'宮崎勤'が居ます!"(譯:請看,這
裡有10萬個"宮崎勤"!)同時,這個報導也掀開了日本ACG發展史上有名的"おたく迫害"
的序幕。影響所及,連同ACG業界的發展也進入了黑暗時期(*註三)。從1989年到1995年這
6年間,只要有人被稱為おたく,周遭的人絕對避之唯恐不及。

為了對抗由"宮崎勤事件"帶來的社會歧視,ACG業界與動漫迷之間不斷的進行著平反工作

首先是大塚英志與中森明夫兩人和解,共同出版了《Mの世代 ぼくらとミヤザキ君》一書
。與1983年相較,中森明夫在書中雖然不改對おたく的嘲諷,卻加入了"自嘲"的意味,試
圖減少"おたく"在一般人心中的的負面印象,之後一些藝人與文化工作者也開始以仿效,
以"おたく"嘲諷自己對於非主流文化的強烈喜好,"おたく"一詞漸漸出現"對某些題材有
著相當精通研究性的重度愛好者"的意涵。
除了藝人或文化工作者之外,一些非主流文化愛好者也不斷的以自己的方式證明自身並非
"預備犯罪者",例如喜愛COSPLAY的一般ACG愛好者即通過和平的集體活動試圖擺脫おたく
給人的"非社交性"印象。然而真正要說社會大眾普遍對おたく改觀,則是1995年由庵野秀
明監督的《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播出之後的事。由於該動畫以深刻的內涵以及獨特
的畫面剪接方式震撼了主流與非主流文化群,連帶的身為おたく的動畫監督庵野秀明也大
幅提昇了"おたく"的社會形象。對ACG界來說,《新世紀エヴァンゲリオン》正如其中文
譯名一樣,替整個非主流文化群,特別是ACG產業以及ACG愛好者們帶來了春暖的福音。



                              オタク與岡田派

如前所述,在80年代末社會大眾對おたく的一片討伐聲浪中漸漸出現了另一種聲音。其中
又以岡田斗司夫為代表。岡田氏在其著作《オタク学入門》中聲明"'オタク'為文化人之
終極進化型態",進而形成目前ACG界公認最精確的"オタク"解釋。為了標誌岡田派的定義
與以往中森明夫和大塚英志所描述的"おたく"有所不同,故在寫法上便有所區別。岡田派
一般將御宅寫為"オタク",在使用中森大塚派的定義時寫才作"おたく"。

那麼究竟什麼是岡田派的定義呢?岡田斗司夫在其著作《オタク学入門》中如此定義:

1.オタク是擁有"迷(FAN) "與"狂熱者(MANIA) "所沒有的獨自性,有著"會進化的視覺"的
人種。
2.オタク是有著高性能參考能力的人種。以"一點集中"型的態度面對事情,甚至會有這"
一點"就是"至上"的傾向。會針對這"一點"所有的範疇進行調查、分析、收集與研究。
3.オタク有著無盡的向上追求心,以及強烈的自我表現欲望。

簡單來說,岡田氏將文化人分為Fan、Mania、オタク三個層級,三者形成金字塔結構:

1.喜歡某領域的東西,但該領域在其人生活中所佔比例不重;只是可有可無的東西,對於
該領域瞭解也不深,這種人屬於fan。
2.喜歡某領域的東西,該領域較多地融入其人之生活,對該領域具有一定程度的瞭解,但
不會具備追求相關知識的渴望,這種人屬於mania。
3.喜歡某領域的東西,該領域幾乎與其人之生活完全結合,對該領域具有廣泛且深入的知
識與見解,並且永不滿足地繼續追求相關知識,這種人屬於otaku。

要能被稱為"オタク"則至少要有以下三個條件:

1.      對特定題材或領域擁有強烈的"求知"慾望。
2.      對該題材或領域的知識進行廣泛涉獵。
3.      能夠對涉獵到的知識進行分析研究,並整合成為自己獨到的見解。

事實上,岡田派"オタク"所要求的行為就和一般大學研究生所做的事一樣,可以說オタク
們就是一個個非主流文化的研究生,而且必須研究到相當深入程度才能夠被冠上"オタク"
之稱號。不過也就是因為這群人常常只專注於自己有興趣的事物,導致他們常給人頹廢或
不善與人交際的負面印象。這當中不排除個人因素,不過很大程度也是因為他們對於自己
所喜愛的事物過於熱衷的關係。遺憾的是,社會對於這種人通常是持鄙視態度的,因此當
一般社會大眾用"おたく"稱呼這些人時,常常就只是在譏諷他們是一群freak、loser,因
此在日本漸漸形成了"圈內人講御宅是稱讚,圈外人講御宅是鄙視"的情況。


                                御宅現今的發展

隨著ACG文化的輸出,"御宅"一詞也飄洋過海在台灣散播開來,早期知道這個詞的人多半
還是限於ACG愛好者,因此"御宅"的意涵還是忠實承襲中森大塚派或岡田派的定義。近年
台灣ACG產業大幅發展,社會大眾多多少少都能接觸到此文化相關事物,同時"御宅"一詞
也傳入越來越多人耳中,然而卻不是每個人都懂得其意涵,偏差的解釋也就開始產生,這
種情況最早只存在於網路上,漸漸的大眾傳播媒體也開始誤用,導致"御宅"一詞的意涵在
台灣越來越混亂。
首先,中文的漢字和日文的漢字意義本身就有差異,加上御宅族中有相當多人的確是不愛
出門,因此在台灣漸漸形成一種望文生義的解釋:"御宅 = 不愛出門的家裡蹲"。甚至久
而久之也不稱"御宅"兩個字而直接稱"宅",使用上常稱男性為"宅男"、女性為"宅女"。實
際情況更加複雜。如同前面所說,おたく的確難以脫離"陰暗、頹廢、不善交際"的形象。
在台灣,因為長期誤用的關係,只要和這些印象沾上邊都有可能被叫"宅",舉幾個例子:


穿白t-shirt配牛仔褲、拖鞋出門 → 不懂打扮 → 邋遢 → 宅
懂一點電腦知識 → 一定常常待在家裡打電腦 → 不愛出門 → 宅
愛看動漫畫 → 太多術語講的話旁人聽不懂 → 不擅交際 → 宅


這些例子在網路上或日常生活上都常常可以見到,顯而易見,這當中參雜了太多沒有根據
的主觀推斷。言者無心,聽者有意,聽在台灣原有的岡田派定義支持者耳中鐵定不是滋味
。就算不是主張岡田派定義的人,莫名其妙被貼上一個"宅"的標籤也是令人搖頭苦笑。更
糟的是,有少部份人還是帶著鄙視的意味使用這個詞,這些人實際上就是在罵人freak或
loser,因次較早接觸此一詞的台灣岡田派支持者也對"宅男""宅女"等用詞越來越反感。
截至目前,在懂與不懂的人之間,針對"御宅"定義的拉鋸戰依舊在網路與現實生活中持續
著。

"御宅族"有許多習性的確是不好,有些缺乏社會常識的行為只要是人看了都不爽,例如電
視綜藝節目"我猜我猜我猜猜猜"某集主打"台灣御宅男"單元,整個單元五個來賓中唯一一
個稱得上"宅"的人卻是行為最怪異的一個。雖然這是屬於比較極端的例子,但"御宅族"中
,的確有許多人伴隨著"陰沈、頹廢、不擅交際"這些副產品,甚至是與"御宅"接近的Fan
、Mania等族群中也普遍有行為怪異、不擅交際的人,例如在《「宅」不「宅」,大有關
係!》一文中即提到:

=============================================================
每次看到有很多人喜歡在公開的場合
─BLOG或是CGI日記倒還沒關係,
但是在公開的討論區、貼圖板或是BBS站上面,
動不動就對二次元角色發情,
不然就是要搞推倒、壓倒什麼的,
老實說看了只覺得「真他媽的噁賴到家」。

另外,這些喜歡自稱「オタク」的族群東西看的少也就算了,
一被人家戳到錯誤之處,馬上就跳的和猴子沒兩樣,
也不會去看看到底哪邊有問題在。
要講大聲話,行,引經據典,講話就是要講的有憑有據,
不然就是閉嘴,乖乖的看看自己到底有什麼地方修行不足的。
這個,我相信有去逛以某龍神為名的大型BBS站的人,
應該對這種情形見怪不怪才是。
========以上文章引用自《「宅」不「宅」,大有關係! 》========

正因為岡田派支持者們自己也知道這個現象,身為其中一份子頗有一種"榮辱與共"的無奈
,所以當非主流文化愛好者之間互相虧對方"宅"時,同時暗地裡也是在嘲諷"被社會冠以
負面印象"的自己,然而此言若出自非此族群的人,因為不存在"自嘲"的因素,所以就只
是單純的"嘲諷他人",這也就是為何圈外人講此話會另圈內人感覺不愉快的原因。

與"歧視"共同存在的還有"惡性消費"現象。像是我猜"台灣御宅男"單元就是標準的例子。
台灣社會普遍對於"宅男、宅女"抱持輕視態度,以該節目所要求的"節目效果"來看,一樣
是這個態度。既鄙視人家,又找人家來上節目,其心可議。或許大多數觀眾看過、笑過,
隔天就忘,但看在岡田派支持者眼中實在挺不是滋味,該節目在ACG領域引發不小風波,
就連在台灣ACG界頗有影響力的朱學恆都因為某藝人在該節目上講了一句"我覺得這種人不
應該生活在世界上"憤而發了一篇兩千多字的網誌一吐怨氣,然而非主流文化畢竟是非主
流,台灣媒體死皮賴臉也不是一兩天的事,單憑一群小眾文化愛好者的聲音,短期間內還
是難以扭轉這種又歧視又消費的扭曲現象。

總之,雖然部分御宅、fan或mania的確有著一些不好的習性,然而這些人通常也只是單純
的因喜愛非主流文化進而追求之,這種平實的行為不應當成為被譴責的對象,在此僅以一
篇小小的文章講述一些意見,希望能讓多一點人瞭解"御宅"一詞,期望能減少因差別而起
的批判。感謝各位有耐心又願意求知的觀眾看到這裡,下台一鞠躬~

註一
A=animation, C=comic, G=game,在日本-ACG文化輸出國,一部作品如果賣得好,通常會
同時涉足ACG三個領域,譬如小叮噹最早是漫畫,後來改編成動畫和遊戲,這是一種在這
個文化領域常見的行銷策略,基於三者有密切的關係,故通常會將此三者的簡稱並列在一
起。

註二
相關事件因為太過血腥變態,故跳過不敘述。有興趣的人可以自己上網搜尋。

註三
因為此事件的關係,日本ACG產業受到強烈衝擊,因為資金短缺,當時大多數動畫片的素
質瞬間掉到了令人搖頭嘆息的地步。


參考資料
1. DOM, 《「宅」不「宅」,大有關係!》, 月刊Shinning Shutter‧天空分部
 http://blog.yam.com/msg/drissen, 02/13/2006
2.Terry,《御宅族的正體 我流講座》,Forest of Twilight
http://tw.myblog.yahoo.com/hawjer2001, 12/10/2006
4.朱學恆, 《如果我,沒資格活在這個世界上,你有資格出生嗎?》,朱學恆的路西法地
獄 http://blogs.myoops.org/lucifer.php, 09/05/2007
3. 《涼宮春日開課!御宅族講座 Ⅰ》,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CKtmUb6_Tk


--
※ 發信站: 批踢踢實業坊(ptt.cc)
◆ From: 125.39.45.46
推 emulators:推                                                    03/23 09:20
推 zxIrene:好專業喔 我以前一直以為 宅只是一個有某些愛好行為的一個  03/23 09:30
→ zxIrene:族群的代稱 而戲虐暗諷用意是人為加上的形容               03/23 09:32
推 barbmarco:唉, 結果在台灣還是得要附庸普世價值才能生存            03/23 09:53
不是在台灣這樣,在全世界都一樣
→ barbmarco:沒有了朱學恆, 那個女人會乖乖閉嘴4嗎?                  03/23 09:53
事實上在朱學恆開砲前
跟該事件相關的藝人早就被一群ACG暴民幹翻天而躲起來了
對異己族群的消費行為雖然噁心
但ACG族群中部分人不用大腦思考只管發洩情緒的行為也一樣低級
→ barbmarco:到頭來還是要幹那些迎合主流價值的事才能得到尊重,and錢  03/23 09:54
推 megaboost:你好宅 (′Д‵")@m                                    03/23 11:09
我不要~~~~~Q口Q
→ megaboost:其實台灣亂用也沒差,日本亂用的中文也是一堆呀XD         03/23 11:09
→ megaboost:這就是所謂的"文化交流"?(摩亞調)                       03/23 11:09
推 CNTsai:宅爆了...                                                03/23 11:21
不要這樣說拉~~~~Q口Q
※ 編輯: soulcrash       來自: 125.34.55.202        (03/23 11:2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本資料庫並非第一手資料.如果你有對文章作者的詢問,意見與需求,請自行找尋文章作者並提供意見,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