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題:<討論>[轉貼] [模擬] 秦軍與馬其頓軍團的交鋒
作者: sunsamtse (KingSam)
日期:2004 / 6 / 28 21:24
Hi,好耐無見。
最近找到一篇好文,和漢朝vs羅馬有異曲同工之妙,特此推薦給各位。
讓我們先來假設個引子:亞歷山大戰無不勝的馬其頓軍團繼續東進。。。。。。。
秦庄襄王二年,一支奇异的軍隊讓西域諸國震恐.他們不事生產,只知道攻城,殺人与掠奪,只有在繳出沉重的霳金与宣誓效忠之后,這支軍隊才會考慮放過投降的城邦.投降的城邦可以繼續按自己的意思過活,西域諸國盛傳這支厲害的軍隊將繼續東進。
秦國從被捕獲的匈奴人嘴里得知一個惊天的消息:遙遠的西方來了一支強大的軍隊,所過之處,片甲不留。但這并不能下倒秦人,相反激起了秦軍更加好戰的天性,于是秦國西征軍出發。。。。
正文:
秦庄襄王元年秋,亞歷山大的使者來到秦軍將領的帳前.使者傲然說道:”我, 尊貴的亞歷山大的代表,亞里斯多德的學生,加沙的胜利者,薩氏史詩的作者,前來轉達亞歷山大大人的意旨.你們這些野蠻人,擋住希腊文明的陽光,我命令你馬上离開,交出地方和城池,不然就是我們的敵人,在城破之后,不會受到亞歷山大的寬恕”.
在听完翻譯的費力轉述后,秦軍將領勃然大怒,喝道:”帳前武士,給我將這個狂妄的蠻夷,拖出去斬首”.謀士連忙勸道:”大人息怒,兩國相爭,不斬來使呀”.將領說道:”斬使以樹威”!
于是使者被拖了出去. 使者罵道:”無知的蠻族,居然敢殺害希腊的使者,眾神的怒火將燒毀你們的國家,你們也將被憤怒的閃電劈成碎片…呀”.
亞歷山大看著副使帶回來呈著人頭的匣子,气的全身發抖.這些年來,沒有哪個蠻邦敢如此羞辱亞歷山大. ,亞歷山大撫著使者的頭發,悲慟的說道:”我的朋友,希腊的驕侠,与我們同時离開希腊的戰士,已經所剩無几了,你的离去,使我身邊也沒有真正的希腊人為伴”.當副使報告秦軍將使者的殘体高高挂在牆邊讓野鷹飽餐時,亞歷山大再也克制不了胸中的怒火:”以眾神之王之名,我將要親征秦國,秦國將成為一片沙漠,寸草不留”!
亞歷山大統領大軍,浩浩蕩蕩地前來.這支久經考驗的部隊是亞歷山大的精銳部隊,序列如下:
大軍的保護人 尊貴的雅典娜
總司令 希腊的伊拉克總督,高加米拉的胜利者,雅典娜的寵儿 亞歷山大
第1大軍團 軍團長 轄 馬其頓式重裝步兵軍團4.共32000人.
第2大軍團 軍團長 轄 各路雇佣軍團5.共40000人.
Hetairoi騎兵隊 司令 轄 重騎兵團4 ,共4100人
大軍整齊的腳步聲傳到50里之外,大軍的雄壯气勢震憾了奧林匹斯山!
亞歷山大將第2大軍團布署于大軍的左翼,第1大軍團布署于大軍的右翼.Hetairoi騎兵隊布署于大軍的右上角,在兩個大軍團后方是兩群輕裝騎兵,成為全軍對側翼攻擊的防備.
亞歷山大要續寫光榮,他要親自率領Hetairoi騎兵隊,征服所有沒有征服過的蠻族.他的位置就在全軍的最右側,老位子上.
今天之后, 亞歷山大又將聲明遠播,因為他在遙遠的東方,复制了一場高加米拉之戰.
看到馬其頓軍團雄壯的陣容与密密麻麻的可怕長矛,任何人都會膽戰心惊,但今天他們碰到的是秦軍!!!
這時戰場的另一邊傳來雄壯的歌聲:
豈曰無衣,与子同袍,王于興師,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豈曰無衣,与子同澤,王于興師,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豈曰無衣,与子同裳,王予興師,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豈曰無衣,親愛精誠,王于興師,修我弓弩,与子同志.
秦軍步兵伴隨著歌聲進入陣列。
我車既攻,我馬既同.四牡龐龐,駕言徂東.
四黃既駕,兩驂不猗.不失其馳,舍矢如破.
蕭蕭馬鳴,悠悠旆旌.徒御不惊,大庖不盈
之子于征,有聞無聲.允矣君子,展有大成.
秦軍騎兵進入戰場。
第一批手持強弩的秦軍弩兵站上第一線.其余弩手則在陣型的四周展開,在南,北兩翼的第一縱列弩兵分別面向南,北警戒.在步兵軍陣的中央,戰車兵開始進入既設陣地.配署戰車的步兵以五人一組,將手中的戟交給一名士兵保管,其它四人則提著強弩.秦兵有些兩人一組,一個人臥座在地上,抱著一支大弩,一個人背著一個箭筒站在旁邊.又有一組人拿出一個像床的東西,看上面的箭,好象也是一個弩.
更遠處有一團煙塵,那是秦軍騎兵.戰場上的騎兵分為兩支,一支身披輕盈而精致的魚鱗鎧,也許是為著表示自己有先軫般的豪气,秦騎兵拒絕載上頭盔,雖然頭盔是騎兵的制式裝備.騎兵們腰佩短而鋒利的佩劍,手持勁弓.只有軍旗的護兵仍提著笨重的長戟.另一支騎兵仿佛無目標地向遠方馳去.
秦軍將領下達作戰命令“備乘与騎,兼之徒步,分為五軍,各軍一衢.夫五軍五衢,敵人必惑,莫之所加.敵人若堅守以固其兵,則急行間諜,以觀其慮.分為五戰,戰胜勿追,不胜疾歸,如是佯北,安行疾斗,一結其前一絕其后,兩軍銜枚,或左或右而襲其處.五軍交至,必有其利”。“強弓勁弩長兵在前,長戈大戟短兵在后”
亞歷山大惊訝地看著眼前一幅興奮過度模樣的秦軍,這支軍隊實在不行.亞歷山大冷笑著對Hetairoi騎兵隊司令說道:"這些野蠻人 士气倒蠻高的.只可惜,井底之蛙.沒有重騎兵,長矛兵的位置不對,矛不及我軍長,方陣也不成方陣,他們甚至沒有在戰場上做出防備我軍重騎兵的布署.看樣子實在不堪一擊.可惜,我卻親自為這場大會戰進行布署"
在高加米拉之戰中,馬其頓軍所謂的”斜形”戰術,不是指陣勢的”斜”,而是指右翼部隊沿敵人左翼的的不斷平行偏右上延伸運動.亞歷山大進行的右翼運動要分成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的右翼延伸是為了避開波斯已經布置過的戰場,讓他的騎兵做更佳的發揮.可能基于一种試探的心理,大帝讓一批佣兵騎兵与波斯騎兵進行右翼的第一場作戰.即使馬其頓軍落敗,但是大帝的重騎兵依然完好無損,而且波斯陣線的弱點也暴露出來,而為第二階段,著名的重騎兵側擊打下基礎.
亞歷山大突然怀念起波斯軍隊,那一仗,至少還有一個斯匹德瑞斯能將斧頭砍在大帝的頭盔上,現在大帝的重騎兵卻總是面臨如此不堪一擊的敵手."為什么這些蠻人不讀讀西方的歷史呢"? 亞歷山大心里都噥著。
亞歷山大突然怀念起波斯軍隊,那一仗,至少還有一個斯匹德瑞斯能將斧頭砍在大帝的頭盔上,現在大帝的重騎兵卻總是面臨如此不堪一擊的敵手."為什么這些蠻人不讀讀西方的歷史呢"? 亞歷山大心里都噥著。
秦軍看到馬其頓軍的左翼開始出擊了,觀望兵喊道:”敵騎步兵,本軍左翼前方800公尺,攻擊前進中.長矛騎兵在前,步兵在后”。秦將問道:”右翼有何情況”? 觀望兵道:”敵長矛步兵本隊,本軍右翼前方900公尺,守勢方陣”.
秦將下令:”全軍挺進200步.左翼軍,挺進中改雁行疏鉤陣,重點向左,擴大射擊正面,准備迎敵.右翼軍,挺進中改魚麗之陣,集中火力,待命射擊”。
秦將身邊的小吏連忙向左翼升起灰色綴藍毓大雁旗,對右翼升起銀色驤金毓大鮫旗.同時快速地在薄木片上筆記命令,一份飛騎送往中軍大營,一份飛騎送往前線指揮官作命令确認.秦軍開始推進。
秦軍的左翼為2個千人,,在2分半鐘內將陣型轉成一個疏開的軍陣,弓弩手在前.戰車与戰車兵迅速向兩翼展開,面對馬其頓軍形成一個凹型。
秦軍的右翼為3個千人,在3分鐘內完成了一個較緊實的正面,弓弩手在前,戰車兵直接楔入軍陣之中形成火力重點。
觀望兵的聲音再度響起:”敵長矛騎兵本隊,本軍左翼前方380公尺,沖鋒前進中”!
秦將下令“左翼軍注意,正前方280公尺處,步弩仰角70度,車弩仰角50度,聞鼓射擊”。
“左線預備”.
秦軍的三個千人主与九個戰車組的各种弩高高仰起.
“右線預備”
弩手們确認了射角,并深深吸了一口气.
“全線預備”
秦軍突然如暴雷般复誦射擊口令: ” 風, 風, 風” .
秦军的突然吶喊并没有吓到老于军旅的亚历山大与他的重骑兵,戰場上的万人咆嘯是常見的場面.可是接下來的場景,卻成為亞歷山大的終身夢饜.
古人道:”箭如飛蝗”.秦軍的箭遮蔽了陽光,使飽受日晒之苦的重騎兵們感到一股涼意.當箭雨達到?物線的頂點而往下加速時,箭矢剌破空气的輕征聲響結合成一股震憾人心的狂吼。
重騎兵將領喊道:”盾牌朝上”.但是馬其頓重騎兵愛帶不帶的輕盾与鎧甲沒能拯救重騎兵的命運。
密集的箭雨來自秦軍的步兵弩手,車兵弩手与車載弩單次射擊的威力,也許就抵過四個步兵伍.而不同的弩种又形成不同的打擊范圍,300公尺正好在四石弩的最大射程以內.左翼軍一次的箭擊,也許就射出5000支箭.而一?百矢,弩兵們在作戰時不需要停下來現地補給,就能連續射擊100次。
當密集的箭雨洒入馬其頓重騎兵的隊伍時,結果是慘烈的.秦弩所射出的三棱六槽銅矢,每個重達100公克,在加速度助威之后,几乎可以貫穿所有鎧甲.据說中古時代在貴族騎士的要求下教庭以宗教力量宣布用弩是一种罪行,因為弩可以輕易貫穿騎士的昂貴鎧甲,不管是平射還是曲射。
亞歷山大惊恐的看到重騎兵的戰馬被一支射在馬前胸的箭活活射穿,惡毒的秦矢,三棱构形使中箭者無法輕易拔出矢頭,身体的任何部位中了箭之后,即使沒有喪命,也會在极大的痛苦中失去部份的行動能力与繼續作戰的勇气.第一陣箭雨之后,馬其頓重騎兵倒下1/4的騎士或馬匹.。
驟然之間遭到重擊的騎兵与戰馬蒙了,沖鋒波在秦軍陣前不知所措地停了下來,整個曝露在秦軍的軍陣之前.在沒緩過气來的騎士們還沒認知到這點之前,他們又听到來自地獄的聲音:
風,風,風.
這次,馬其頓重騎兵們哀嚎著成片倒下,平時容易控制的戰馬也在前所未見的惊駭下亂竄,滿地都是奄奄一息的騎兵与發狂扭動的戰馬.
風,風,風.
馬其頓重騎兵崩潰了,包括亞歷山大在內的幸存騎兵,在第三陣箭雨到達之前就已經掉頭逃命.。
在秦軍的軍事術語中,這叫”射住陣角”。
這批奉命射住陣角的秦兵在無意間展示了秦國弓弩的惊人威力.騎兵在游動野戰中最好使用容易操作的弓,但是若所執行的命令類似18世紀西方所稱的輕騎兵,只需要在定點上射擊甚至下馬射擊,秦國騎兵也不排斥射程更長的弩.射住陣角的任務剛好不需要騎射,下馬射箭就行。 亞歷山大認為這只是秦軍的雕虫小技,不至于動搖整個戰局,他拒絕相信馬其頓方陣在戰場上的威名与作戰習慣,將會毀在小小的弓箭上.高貴的希腊人不愿意向沒有文化的蠻邦學習。
在向馬其頓軍團發動攻擊后,秦軍右翼開始向馬其頓軍的左翼攻擊前進,在前衛逼近敵營200公尺時,下令展開制壓射擊,以充份發揮每一幅弓弩的威力.魚麗陣綿密布置使秦弩達到最高效能,而秦軍的左翼部隊也收起雁行之陣,轉為緊密而威嚴的玄襄之陣.向馬其頓軍的第1大軍團壓迫。
亞歷山大下令將工兵的攻城用的大盾牌集中起來,重步兵不可能一邊扛著大盾牌一邊以馬其頓矛沖鋒,而步兵的小盾在箭雨中顯得全無作用.亞歷山大希望讓所有輕步兵,炮工兵与各种雜兵全部上陣,這些士兵將在重步兵沖鋒時与重步兵搭配,舉著盾牌同時掩護兩個人.雖然以馬其頓的方陣結构觀察,這實在匪夷所思,但馬其頓的對手,更加匪夷所思。
這時,一陣箭雨射倒了大批后衛隊,亞歷山大惊駭地發現這陣箭雨竟然來自軍團的后方。
在馬其頓軍團的右側,秦軍騎兵射殺了馬其頓軍試圖組織抵抗的游動輕騎兵.秦軍騎兵突然沖到馬其頓軍團右側200公尺處,并且廣正面散開。
馬其頓第1大軍團在從兩面射來箭雨中傷亡慘重,陣形大亂.亞歷山大試著組織原本用來隨著沖鋒的輕步兵出擊,但是大草原上的秦騎兵輕易驅馬甩開扑過來的馬其頓輕步兵,在步兵的小矛能构著秦軍之前,已經被秦軍在騎射中逐一射殺.另外一批輕步兵兵舉起弓箭与擲石試圖還擊,但是他們的箭術与射程遠不及秦親騎兵.
偉大的巴拉克魯斯將軍在高加米拉大戰中以弓箭与標槍擊退了沖到馬其頓軍前方的鐮刀戰車,這批射手主要的技術是短距离的平射,使弓箭發揮類似手槍的效能.弓箭与標槍的混合編隊,代表弓箭的射程甚至必需与手擲的標槍相比.這就是為什么馬其頓式訓練所產生的射手,對于遠處分散而高速運動中的目標感到無能為力。
亞歷山大下令大軍團直屬的輕騎兵團全力向秦騎兵逆襲,2000名輕騎兵向秦騎兵出現的發起整齊沖鋒,但是輕騎兵團是不懂得在戰馬奔馳中射箭的,他們多半只會投擲標槍.秦輕騎兵兩個騎兵屯向馬其頓輕騎兵團進行反逆襲,秦騎兵在沖鋒中一路盡情射擊,在精准的平射下馬其頓輕騎兵紛紛落馬.當兩軍相逼不到150公尺的時候,秦軍的兩個騎兵屯精确地改變沖鋒方向,張開兩翼向馬奇頓騎兵卷去.馬奇頓騎兵完全沒得到白刃戰的机會,也不可能進行固定方陣的射擊,于是這個輕騎兵團在秦國騎兵的騎射下全軍覆沒,沒有人能夠生還。
亞歷山大瘋了,高貴的希腊人,不可能被野蠻人打敗.他下令使用馬其頓矛的第3重步兵軍團轉向,向秦騎兵進攻.但是馬其頓長矛軍團不可能在10分鐘內完成方向的轉變,特別是在箭雨打擊所制造的恐慌之下.馬其頓第3重步兵軍團在轉向列陣中遭到秦軍兩面箭雨挾攻,傷亡慘重,該軍團在10分鐘之內基本上已經全軍覆沒。
亞歷山大的眼中滲出了血! 他決定,在箭雨還沒有消滅他的軍團之前,他的軍團要以人數的优勢沖過500公尺的距离,以馬其頓長矛捅穿那些該死的秦國弓弩手!高貴的希腊人唯有以勇气在短兵相接中取胜!于是他親自率領剩下的三個重步兵軍團向秦軍發動沖鋒,只留下一名將軍率領軍團直屬部隊与由左翼調來的最后一個完整輕騎兵團牽制秦輕騎兵。
秦軍將領發現左右兩軍的箭海都已經使正面的馬其頓步兵陣型大亂,輕騎兵也准時在馬其頓軍的兩翼出現,他知道這一仗已經胜了.他吩咐部隊推進到敵前200公尺處,即四石弩的有效射程內,將射擊由曲射轉為精确的平射.當馬其頓軍崩潰之后,再讓大戟步兵沖鋒,澈底殲滅當面之敵.
于是在兩軍同時發動攻擊的態勢之下,全戰場唯一的交手戰,發生在秦軍的左翼。
當亞歷山大發現他的方陣离秦軍已經不到200公尺的時候,他讓所有殘存的騎兵到各步兵團方陣督戰.只要是逃离方陣的官兵,格殺勿論!但是馬其頓士兵的紀律,在這些人身上仍然閃耀生光,多數的士兵堅守崗位,所以他仍然擁有三個較完整的軍團組成傳統的長矛方陣.不過在秦軍箭雨的殘殺下,這三個軍團傷亡過半。
觀望兵喊道:”敵長矛步兵,左翼正前方170公尺,常步推進中”。
秦將查覺左翼的馬其頓軍隊并沒有在箭雨下退縮,反而正對著左翼軍挺進.不得不佩服馬其頓人的紀律与勇气,下令:”令左翼軍,停止前進,維持原陣,弓弩改為平射.敵推進至陣前75公尺時改錐型左鉤陣.令右翼軍,左側与左翼相連接部五百主,于本軍突出時,左轉向左翼敵兵團側翼改錐型陣,大膽沖突”.又下令:”一號戰車05車,06車,加配長戟,軸刀,協同右翼軍側擊之五百主作戰.左翼軍各車,平射,加配長戟,軸刀。 2號,變換陣地至左翼軍中央第三排,待命行零距离射擊”.
接到命令之后,輜重兵將戟,鈹送到本陣右后方。弓弩改為戟鈹,原來因沒有弓箭而配置在后方作為左翼預備隊的士兵也跑步到左翼軍陣后方待命.作好換陣准備.
在左翼軍軍陣前方的三個五百主仍由兩名千人主指揮,秦將下令:”左翼軍,正前方100公尺處,聞鼓,平射三輪,再聞鼓,自由射擊”.
鼓聲擂起,秦兵放平弓弩,第一排弩兵臥姿,第二排弓弩兵跪姿,第三弓兵立姿,第四排以后仰角45度,瞄准目標。
大風,大風,大風
如蝗的飛劍不再由天下落下,而是對馬其頓士兵劈面而來.原本干脆將盾牌頂在頭上的馬其頓士兵再度遭到慘烈傷亡。亞歷山大 吼道:”頂住,沖呀”.馬其頓兵開始吃力地小跑步,此時距离已經突破100公尺了!
秦軍考慮到前置量,于是提早下達變換陣形命令:”前隊千人主,自由射擊.后隊千人第2五百主,換戟.第1五百主,推進至本陣第六排中空處為錐尖,待命”.
更換戟,鈹的命令在兩分鐘內完成,因為輜重兵早已將戟鈹送到各伍旁邊.各伍士兵直接丟下弓弩,拾起戟鈹,在伍長的引導下向變陣的位跑去,輜重兵則在原地將弓弩收拾好.整個陣型因為平時對官長的嚴格教練而能精确執行,士兵只需要丟弩,拾戟,跟著伍長跑.輕松容易.
觀望兵喊道:”左翼敵重步兵,轉入沖鋒,50公尺”
新的信號旌旗豎起,秦將吼道:”前隊千人主撤,后隊千人主,錐型,聞鼓進軍”.
亞歷山大看到秦軍左翼軍正在自由射擊的所有前隊弩兵突然掉頭就跑.在箭雨下沖鋒的馬其頓士兵們也看到了,在100多公尺的沖鋒路上,大量馬其頓士兵尸首枕藉,有些地方甚至疊了多層.不過他們的犧牲是有代价的,眼前的秦軍正在潰散!亞歷山大取得了突破!馬其頓士兵平舉長矛,發出恐怖的吶喊
但是當馬其頓士兵再往前沖了20公尺之后,亞歷山大的血液凝固了。
出現在秦軍弩手后方的是一個品字型方陣,每個方陣的第一排士兵都手持長2公尺半的長戟,与馬其頓士兵不同,這些士兵的隊型錯綜,寬松而疏隔.即使一個伍,也站成兩兵在前,三兵在后的品字形.而這個品字型方陣的兩翼,各有多部兵車与几伍強弩兵,兵車上已經擺平的弩仍然拼命射擊,但兵車上插好的大戟,表示兵車与兵車步兵將投入白刃戰,弩兵的配置明顯只居于支持的角色.這個品字型方陣最奇怪之處在于軍陣外左前方約400公尺處也有一百長戟兵与兩輛兵車.亞歷山大不大清楚這是什么意思.
觀望兵喊道:”40公尺…30公尺…我軍弩兵開始零距离射擊”.秦將說道:”接戰”.
秦軍的鼓手開始快速擂鼓,秦軍的品字型方陣在鼓聲響起之后,拼出最大的力量喊出一個字
“殺…..”
品字型的軍陣在馬其頓人逼近到30公尺時也開始向馬其頓方陣沖鋒。亞歷山大冷笑著,現在才開始啟步,太晚了.沒有沖力,矛又比我短,希腊的榮譽仍然獲得堅守..
可是秦軍的小編隊要的并不是与馬其頓人硬碰.秦軍每個伍的前兩個士兵(包含伍長)在逼近敵人時冷靜地大戟上的戈鉤住馬其頓矛,然后用力向兩邊甩開.后面3名士兵則靈活地鑽入伍長在醪其蕺矛陣中撐開來的空隙,然后以戟或砍或剌,擊倒前列的馬其頓士兵.在一個伍成功的打開一個缺口之后,后面兩個伍一擁而上,一樣以戟將剌向胸前的馬其頓矛挑開,讓后面的士兵接上來擴大缺口.當然,在馬其頓矛的沖力下,秦軍的伍長們只有一次机會,不少沖在前面的伍長或拾長錯過了馬其頓矛尖而被剌穿,但是秦軍較疏開的隊型与靈活運動的小組使得前組士兵的損失不會影響到后組,同組間前排士兵的失誤不會波及到后排.而約20公尺的助跑所形成的沖力雖然不能抵消馬其頓方陣的沖力,但是也使對馬其頓重裝矛兵的第一線截殺更有力道.最重要的是以伍為主体,伍伍之間的疏開隊型在整体上形成抵消馬其頓矛沖力的500公尺戰場縱深.。
在遭到秦國戟兵綿密的打擊之后,馬其頓方陣隊型陷入混亂,勇猛的馬其頓士兵紛紛拔出短劍与秦兵 殺,因為馬其盾長矛實在太笨重,在整体的沖力被抵消之后,重步兵只能將長矛向前狠狠一擲,希望多少再打到一個秦兵.但秦兵的白刃戰兵器則依伍長的能力而定,較團結的伍能在混戰中繼續使用戟剌殺馬其頓士兵,伍長則在一旁以短劍掩護攻擊戟伍的側面.較沒有凝聚力的伍則紛紛拔出短劍与一些雜七雜八的兵器与敵短兵相接,部份在后方的伍使用鈹-加長版短劍,這些鈹伍在交手戰時才投入戰場,使馬其頓短劍士兵的傷亡更為慘烈.這場激戰使馬其頓的重步兵們格外怀念希腊式的長矛.
最后,秦軍投入預備隊參戰.但是在到戰場之前,馬其頓兵已經被收拾的差不多了.
當馬其頓方陣的前方陷入白刃戰時,秦將命令觀望兵揮舞一面繪有鷹爪的旗幟.
亞歷山大看不懂的那個突出的百人組与兵車突然擺出一個小錐型陣,正對第1軍團的側翼展開沖鋒.亞歷山大气的發昏,原本用以掩護側翼的輕騎兵都斷送給秦軍騎兵了,馬其頓方陣的側翼是最柔軟的小腹。秦軍的車兵竟然在輪軸上裝上長刀,廣正面一路側砍進來,第1軍團的左翼馬上崩潰了.
這就是鉤,當馬其頓軍在正面膠著時,就像扣下了扳机,而被帶動的擊鐵也因此釋放而向下猛擊.
當亞歷山大捶胸頓足的時后,右方的秦兵也傳來恐怖的吶喊.一個瞎成嘸形的五百主与十個二號戰車組從馬其頓第2軍團的左翼切進來,所經之處,一片斷肢殘体.馬其頓兵再也無法堅持方陣了。也許,全速撤出戰場,還有一線生机.
當亞歷山大捶胸頓足的時后,右方的秦兵也傳來恐怖的吶喊.一個瞎成嘸形的五百主与十個二號戰車組從馬其頓第2軍團的左翼切進來,所經之處,一片斷肢殘体.馬其頓兵再也無法堅持方陣了。也許,全速撤出戰場,還有一線生机.
失去判斷能力的殘余馬其頓士兵漫無目標的在戰場上亂竄,成為騎兵飛馳練射的良好目標.因為秦軍的首功習慣,只有极幸運的馬其頓士兵得以生還.亞歷山大在衛兵的保衛下拼命逃出.馬其頓軍在攻勢中損失异常慘重,但整場攻勢只維持了1個小時.而秦騎兵對零星馬其頓兵的追殺,則一直沿續到當天傍晚.整個馬其頓第1大軍團,中亞最大的重裝軍團,戰后只剩下200人不到的活人.
秦將在觀察到當面之敵已經潰散之后,下令推進中的各种弩從100公尺到900公尺進行沿伸射擊,使整整1公里縱深內的戰場上鋪滿了中箭倒斃的馬其頓軍士兵.
第2大軍團的40000人中,有32000人在大草原上喪生.而全馬其頓軍團共3000人的傷兵与戰俘在兩天后被秦人下令集体坑殺,以宣示对侵略者的嚴厲懲罰,使馬其頓軍的總傷亡人數高達七万人.史載戰后的大草原,”斫首之骨盈野,烏血潺然,鷹梟覆原,飫狼晝行”。
轉載至 www.miniforum.org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您好.本資料庫並非第一手資料.如果你有對文章作者的詢問,意見與需求,請自行找尋文章作者並提供意見,謝謝.